《赠A.S.》原文与翻译、赏析

《赠A.S.》原文与翻译、赏析

朱自清



你的手像火把,

你的眼像波涛,

你的言语如石头,

怎能使我忘记你?

你飞渡洞庭湖,

你飞渡扬子江;

你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

地上是荆棘呀,

地上是狐兔呀,

地上是行尸呀;

你将为一把快刀,

披荆斩棘的快刀!

你将为一声狮子吼,

狐兔们披靡奔走!

你将为春雷一震,

让行尸们惊醒!

我爱看你的骑马,

在尘土里驰骋——

一会儿,不见踪影!

我爱看你的手杖,

那铁的铁的手杖;

它有颜色,有斤两,有铮铮的声响!

我想你是一阵飞沙走石的狂风,

要吹倒那不能摇撼的黄金的王宫!

那黄金的王宫!

呜——吹呀!

去年一个夏天大早我见着你:

你何其憔悴呢?

你的眼还涩着,

你的发太长了!

但你的血的热加倍的熏灼着!

在灰泥里辗转的我,

仿佛被焙炙着一般! ——

你如郁烈的雪茄烟,

你如酽酽的白兰地,

你如通红通红的辣椒,

我怎能忘记你呢?



【赏析】 这是一首诞生于大革命初年的著名诗篇(发表在1924年4月出版的第28期《中国青年》上)。那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已经实现合作,确定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斗争目标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基本政策,全国上下再一次掀起新的人民革命运动高潮。而大批共产党人便是这场大革命中冲锋陷阵的战士。《赠AS》就是献给这样一位战士的诗。

AS,即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邓中夏从事革命后改名安石的英文拼音的头两个字母。朱自清与邓中夏都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是同学和朋友。《赠AS》写成后投寄给《中国青年》时,邓中夏是该刊物的编者之一。

在诗人的心目中,这位友人和革命者太不寻常了——“手像火把”、“眼像波涛”、“言语如石头”,那一定是为暗夜里的人们指示光明的手吧!那一定是眼界广阔得如大海一样吧!而他的意志一定是坚强如石吧!这该是一位多么令人振奋,给人力量,富有巨大号召力的人物哟! 一开篇,诗人便运用凝练、有力、新异的语言对AS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肖像刻画,将一位高大不凡的革命家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接下去,转向AS性格深层的展现。但诗人放弃了一般的具体行为的写法,而是在这位革命家广泛的革命活动的基础上提炼出那些最富于他特征和价值的品格,集中地反复地加以渲染,尽情赞美,如飞渡洞庭,飞渡扬子,固然显示了这位革命家为革命工作而不辞辛劳的可贵精神,但更紧要的是凸现他为实现“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的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又如,黑暗重重的现实定然会使他的革命实践十分艰难,然而他不但不气馁,畏缩不前,相反,却敢于正面地迎接挑战,——做一把快刀,去披荆斩棘;做一只雄狮,去驱赶丑类;做一次巨响的春雷,去向世界发出信息。这是何其英武的行为哟! 简直就像一名奋勇的骑士,在风尘中驰骋;连他那挥动的手杖,也特别有斤两,铮铮做响! 啊,他何尝不是一场飞沙走石的狂风呢,直要把那代表旧世界的王宫推倒! 在这里,诗人不停地变换着观察和想象的角度,使用了象征、比喻、夸张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极写AS在革命斗争中那种叱咤风云,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终于完成了对AS的创造,热情地歌颂了这位早期共产主义活动家的性格、心灵和风采。

显然《赠AS》又不单单是对一位革命家的赞美,其中还写了诗人自己。除了写到诗人对AS的敬仰和为之激动不已外,还在诗的末尾写到这位革命家在诗人心底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象。AS驰骋于沙场,那数不尽的光彩夺目的行为和品格固然使诗人为之倾倒和感到无比愉快,但是似乎真正撞击了诗人自己心灵的,却是有一次革命家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情景。与自己想象中的浪漫主义化了的他判若二人了,怎么一下子变得“何其憔悴”?“眼还涩着”、“发太长了”!在这种惊诧不已中,诗人似乎更深刻地理解了AS,那憔悴的容颜不是更能显现出这位革命者战斗性格的本色吗?不是从中更能感悟到他内心的炽热与美丽吗?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反省自己,而且似乎感到有一种力的压迫,那是有如雪茄烟郁烈的、白兰地酽酽的、辣椒通红通红的味、色、光的力一起向自己扑来,它催促自己醒来,站起,前进。

《赠AS》将革命家与诗人之间在观念上、感情上的密切关系,写得如此形象、具体、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光辉照耀下,在早期共产党人先锋模范作用的鼓舞下,他们正在迅速觉醒,克服自身的弱点,并准备追随党奋起斗争的正直、善良、优美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