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原文与翻译、赏析

《谒金门》原文与翻译、赏析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 ①挼(ruo):揉搓。②斗鸭阑干:用栏干圈养着一些鸭子,使它们相斗为戏,三国时已有这种风气。③碧玉搔头; 即碧玉簪。

【词大意】 春风袅袅,春水涟漪。少妇漫步在池畔芳香的花径里,信手揉搓着红杏花蕊,撒向春水中,引逗鸳鸯。

她又在斗鸭栏杆旁垂头沉思,乃至头上的碧玉搔头斜斜地向下倾。她终日思念着心上的人,却一直不见他来。忽然她听到了喜鹊的叫声,把头抬了起来。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位少妇怀春思人,是作者的代表作品,为历代读者传诵不衰。

上片一、二句写景。一个“皱”字,曾使古今读者为之倾倒,拍案叫绝。它好在什么地方呢?一是绘景形象、贴切。徐徐春风,水波微兴,所以用 “皱”来形容,它不是狂风巨浪。这“皱”字,犹如一种质地轻柔上有皱纹的丝织品。二是这个“皱”字,含有一定的象征性: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少妇的心,引起少妇感情上的波动。这两句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所以脍炙人口。

三、四句写少妇的动作。在这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大好季节,怎样消磨这良辰美景呢?“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一个“闲”字,写出了少妇春日百无聊赖的闲散情态。当她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戏水时,一丝妒意又掠过心头,触动她更深的相思痛苦,因此才有这种动作。

词的下片,继续写少妇的行踪和情态。在“闲引鸳鸯”之后,她又独自倚在斗鸭栏杆旁沉思默想。“斗鸭”,这里不宜解为真斗鸭,不过是观看池塘里的鸭子而已。“独”字,突出孤独、寂寞。“斜坠”,形象地勾勒出少妇心事重重、低头沉思的状态。说明她没心思看鸭,而在想念、盼望着心上人。

末尾二句,以民间俗语作结。“喜鹊叫,喜事报”,莫非丈夫就要回来了? 她蓦地抬起头,愁苦的脸上露出一丝甜美的微笑。最后一句五个字,写出了三个内容: 闻鹊叫,举头,心中喜悦。表现少妇对幸福的憧憬。但这喜鹊的报喜是否灵验? 留给读者去想象,这就叫 “语尽意不尽”。

这首词的艺术技巧颇高。词中描写女子的相思之情,曲折细致,真挚自然。句句押韵,层层转折,而又借眼前景物,把女主人公微妙心理烘托了出来。读者好像在看电影的镜头移动,闺中少妇的行动、情思、神态,历历如在目前,极其生动。另外,以浅近的语言,写深厚之情,状难状之境,较五色斑斓、徒工雕饰而少真趣的花间词,当然要略胜一筹的。

这首词在当时就脍炙人口,尤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两句很为人称道。据宋马令《南唐书》二十一载: 元宗 (李璟) 乐府辞云: “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巳有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曰: “ ‘吹皱一池春水’ 干卿何事?” 延巳曰: “未如陛下 ‘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