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原文与翻译、赏析

《地铁车站》原文与翻译、赏析

庞德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

(裘小龙 译)

【赏析】 这是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作。1916年,庞德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间,我看到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努力寻找能表达我的感受的文字,……我写了一首三十行的诗,然后销毁了,……六个月后,我写了一首比那首短一半的诗;一年后写了下列日本和歌式的诗句。”

一句话,两个意象叠加,强烈而直接的感受从诗中扑面而来。透过文字,读者亲眼看见了脸庞似的花瓣,花瓣似的脸庞,伸手即可触摸到的湿漉漉的黑色枝条,随风便可闻到花瓣的馨香,这般美丽生动,如此令人难忘。

有人认为,这首诗前一句表现了对阴暗的都市生活的厌恶,后一句则说明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这种说法似乎有它的道理。可庞德自己却没有以此诗象征某种特定思想的意图。他在一篇评论中说:“象征主义者的象征有固定的价值,像算术中的数目,像1,2和7。意象主义者的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像代数中的符号a、b、x……著者必须用他的意象,因为他看到或感到它,而不是因为他认为他能用意象来支撑某种信条或伦理体系或经济。”因此,对意象派诗歌的理解,不要过多地去联想,理解得太实往往会将你的心灵与诗中美好的世界隔开。

运用意象叠加,省略“好像”、“如同”之类的关联词,这样的诗句早在《圣经》就已出现。如《旧约·箴言》第11章22节中“妇女美貌而无见识,金环戴在猪鼻上”。而庞德在运用这种句式的同时,还强调诗句的口语化,尤其追求诗中所表现出的瞬间即逝的强烈感受,从而使意象派诗歌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现代派诗坛,达到了诗人所预想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