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钻龟〕古代钻、灼龟甲,用它的裂纹来卜吉凶。〔祝蓍〕取蓍草的茎来占卜吉凶。蓍,音shi。〔试玉句〕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 〔辨材句〕作者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据作者自序,可以知道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作者被贬谪去江州的途中。在此之前,作者的挚友元稹曾写过《放言》五首。白居易续元稹诗意,直抒胸臆,发表议论,也写成《放言》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放言”,即不受约束地发表看法的意思。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主要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善恶臧否,要依靠时间来考验。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也容易被人理解接受的道理,但要诉之于形象的诗歌语言,且形成一定的“理趣”,也并非容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狐疑”,即犹豫不决。对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对一个人物的善恶功过,经常会有把握不定、难下结论的情形。怎么解决呢?作者劈头提出“赠君一法”,非常郑重,充满自信,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不用钻龟与祝蓍”,在拿出自己的办法之前,先否定传统的办法。钻龟与祝蓍是古代习用的占卜吉凶的迷信活动。《论衡· 卜筮》:“夫蓍之为言‘耆’也,龟之为言‘旧’也,明狐疑之事,当问耆旧也。”可见“钻龟”、“祝蓍”之法在古代的地位。但作者却明言不取此法,这就更增强了读者急于知道结论的迫切心情。“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据《淮南子·俶真》:“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测试真玉还是假玉,须以炉炭煅烧三日才能鉴别。另据《史记·司马相如传》正义:“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辨认豫木还是章木,也要等它们长满七年以后才能分别。这两句话内在的意思是:在一时难识真伪、难下结论的情况下,可以也只有积以时日,等待时机,靠时间来考验。这实际上就是“赠君”“决狐疑”之法,但作者曲折含蓄地道出,就特别地显得耐人寻味。
以下四句,继续引用历史故事来印证自己的论点。周公即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武王死后,周公辅弼成王执政,本是忠心扶主,但一时群小猜疑,流言纷起。可是事实终于证明了周公的赤诚之心。王莽篡汉被世人唾骂,但在他篡位自立之前,却始终是以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以至有人认为他“谦约退让,公之常节”。作者说,假若这两个人当初早早身死,历史将如何给他们下结论呢?周公的真诚和王莽的虚伪人们又何从知道呢?这四句诗,是诗意的重复和深化,也是作者写作主旨所在,白居易是极想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的,也力图用诗歌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但结果却为时世所不容,遭来一连串的诬蔑、排挤和打击,直至被贬江州,不被重用。因此,这首诗所表达的观点,实际也可以视为作者在遭到挫折以后的自勉自励。它至少表示,第一,作者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第二,作者还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期望待时而动,一展抱负。这种态度,比之于作者晚年“感伤”、“闲适”的处世态度,无疑是积极、可取的。
全诗八句,篇幅既短,说明的道理又极简单,要写好它确实不容易。作者充分利用诗歌语言精炼、形象的特点,不直接摆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曲折、含蓄地让读者自己从诗中去提炼观点,并运用自然现象、历史事实来反复印证,使立论确凿无疑。使用排比、举例、假设诸法,又使说理形成波澜,增强可读性和说服力。这些,都是这首短诗在写作艺术上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