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唐]李建枢》原文与赏析

[唐]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李建枢的这首《咏月》,用月亮一年十二次圆缺作譬喻,抒发了少年不可多得的感慨,勉励人们要珍惜少年时代。

“昨夜圆非今夜圆”,写出了月亮由圆到缺的变化,指出在月亮圆的时候,也正是月亮开始变缺的时候。“却疑圆处减婵娟”,诗人始终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月亮,表明了诗人观察月亮始终坚持辩证方法,看到静中有动,不变中有变。这是难能可贵的。婵娟,即月亮。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秋》中也称月亮为“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在,千里共婵娟”。“昨夜”两句,诗人明写月圆,是在歌咏月亮的美好,如同美女婵娟,暗喻少年时光如同圆月一样美好,然而,它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在悄悄地远离人们而去,如同“圆处减婵娟”。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每月的月亮最圆的时候仅有一天。如此,一年十二个月,真正的圆月也只有“十二度”。可是人生究竟不同于月亮的圆缺,少年时代属亍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已。“能得几多时少年”,诗人运用反问句式,更加强调了少年时代的可爱和珍贵,而又是一去不复返;“一去不回唯少年”(韩偓《三月》)。全诗运用比兴手法,通俗易懂,警策感人,勉励人们珍惜少年时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说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说:古人学习知识是竭尽全力的,少壮时的努力到老年才看得出成果。不难看出,少年时代的努力对于成年时代的成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千真万确的。

岁月无穷尽,月有无限度的“圆缺”,而人生在无穷岁月中却是增中渐减,犹如“圆处减婵娟”,但过去一天,就减少一天。自古少年人人有,但无人能够再少年。人生的辩证法就是如此:“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我们,尤其是少年朋友们,要牢牢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