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见白发·[唐]张九龄》原文与赏析

[唐]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拏云”。大凡人们年轻时的宏图大愿,在历经坎坷漫长的人生岁月之后,往往成为空瓤的神话,不堪回首。本诗抒发的是人到暮年、壮志未酬的无限感叹。笔致清浅如流,朴实无华。诗题“照镜见白发”极简练地勾画出抒情主人公对镜伤怀的典型情境。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两句诗超越人生种种具体形态的风云际遇,以“关山度若飞”式的大写意笔法,摹写出人们普遍的心未了、年已老的情感范型。自古以来,有哪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怀抱创业建功的凌云壮志?那些无以计数的炽热梦幻不都曾将繁花似锦的未来预付给了少年之心?然而,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弹指间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将至。芸芸众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平生志愿!早年率尔自许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则如残英飘坠,无以收拾,只赢得萧萧然白发丛生!诗中并不明言,也无须拘泥于究竟是何原因致使青云之志跌入寂寥空虚:是“少壮不努力”、虚掷年华;还是命运多舛,“东风无力百花残”。从萌生“青云志”的“宿昔”蹉跎逶迤而至“白发年”,本该有许多具体的生活内容。但所有这些,在诗人高度慨括的笔下急遽掠过。诗行大幅度地腾跳,更显出事业未竟,蓦然间两鬓已秋的惊惶与叹喟。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谁知”,未必不是一种出人意外的口吻。也许是少壮时对自我的期望悬得过高,与如今碌碌无为抑或未达目标的现实反差太大,于是“临晚镜,伤流景”,发为遗憾、悲凉,无可奈何之浩叹;同时、意外的口吻亦表达了辛酸的自嘲自讽,主人公羞于重温往昔的壮怀激烈,揽镜自怜,无从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镜前,备受自尊心折磨。

壮志难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张九龄虽贵为天子股肱,是初唐名相,但屡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挤,宏图未展,常感惆怅失落。此或许是以嗟叹自怜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鉴: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时时自醒奋进,蹉跎延宕将贻白发之恨。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