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宋]朱熹》原文与赏析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天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般人都认为这是一首写春游的名篇,说它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光的明媚灿烂,而且抒发了人的愉快心情。这当然可以讲得通。但细味全诗,如此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字面的表层意思上,其实它以“象”表“意”,含有哲理,包藏着深刻的内蕴。

“胜日寻芳泗水滨,天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话确实是在写景。胜日,指良辰佳日,也就是指天气晴朗,春意融融的日子。在这样好的季节,到郊外游览春景,嗅着花木所散发出的清香,自然是心畅神怡。而一望无际的风光景物映入眼帘,也会引起诗人“一时新”的美感。一时,这里指短时间。春天,虽然是花红欲燃,柳青如碧,但毕竟不要多久就会消失,故而抓紧机会观赏一番,以娱身心。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提到的“泗水滨”,是在山东省东部。“泗水”,源出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该水流经曲阜,孔子坟墓在近处。联系到诗的下面两句,就不难懂得其中的含蓄蕴藉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是寓理于景,即以景托意。等闲,寻常,随便。识得,认识到,领略到。照字面上去解释,这就是:一旦认识到春日的新貌,你就会觉得百花盛开、绚丽多彩的景致,无不显示着春季来临的美好。其实,作此阐释,并未深入到诗髓。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其诗有清新之作,往往闪耀着哲理的光华,这首诗亦不难探知到言外之意。泗水流经孔林,诗人会想起了长眠地下的孔子,思绪也会随着泗水的流向而被牵引过去。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位老夫子的崇敬之情,就以“东风”、“春”比作孔子,抒发自己重德的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透过颂春的字面,开掘内涵,可知是借此说明当人们接触并领受了孔子所告诫的在品德的修养上要勇于砥砺之后,就会使自己人格高洁起来,使思想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就象“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感召一样,道理是相通的。这里,还说明了有“春”的感召,必然会有“万紫千红”的丽景,用这比拟得到崇高的精神陶冶,把高尚的品德化为行动,就不愁没有效果。“美恶不随天地老”(《全唐诗外编·〈楚泊亭〉其二》),美好的情操和恶劣的品质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变化而移易的。这是说,美好的道德品行定会名垂青史,丑恶的东西亦能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