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五丈原·[唐]温庭筠》原文与赏析

[唐]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五丈原,诸葛亮伐魏屯兵之地,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诗人以此为题,咏史怀古,除和杜甫一样表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惋惜心情外,多了一层对“未捷身死”现象的理性思索与客观态度。而这主要凝缩在“下国”两句悲切而中肯的议论之中。下国,指偏处西南的蜀国。寤主,竭忠尽力地对昏庸荒淫的后主刘禅进行开导、警悟。然而,有什么用呢?从历史的结果看,一切都化为泡影,“空”无所获。

联系全诗字面,“空”字的包蕴尤为丰富,且情感沉郁。其一,诸葛亮曾几度率蜀汉铁骑兵出岐山,挺进中原。战旗绘云龙鸷鸟,士气犹熊罴烈豹,马嘶陇右,威震河洛;细思起来,也不过徒劳师旅而已。其次,就诸葛亮个人的军事才能,作者以为可比西汉初年的周亚夫。蜀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最后一次率军北伐。时值柔条千尺,春融河冰。在渭水南岸与魏军相峙一百多天,一直到天清气爽严霜肃杀的深秋,诸葛亮病死军中。由春入秋,运筹帷幄,食不甘味,眠不贴席,可谓勤慎竭智,死而后已。但事后想想,也是心机“空”用,白费神思的。

如果说“空寤主”涉及了宽泛的蜀汉末路的忧伤哀戚,情感活动色彩相对浓重,那么与之相照的“不由人”,则归结到客观时势与历史规律上来,理性认识的意味增强。“得鹿”:鹿谐音禄,禄即禄位;《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注:“鹿喻帝位。”“中原”与“下国”对,下国含非正统、不得天意之义;中原则含正中、正统、得天命之意。“中原得鹿不由人”是借诸葛亮辅弼刘禅在三国竞雄中未成霸主反为楚囚的历史事实,表达兴亡“不由人”而由“势”的历史见解。“势”的内涵是什么呢?作者挥洒在诗全篇中的似乎有:第一,刘禅昏愚,无法扶持。第二,西蜀后期,人才不济。扶主匡世的诸葛亮一死,后继乏人;倒出了怂恿后主刘禅降魏的佞臣谯周;以致江河日下,帝业崩溃。第三是西蜀王朝的运终数尽。诸葛亮死时,“赤而芒角”的大星,坠陨渭滨。这里有对蜀国倾败内在必然性的敏锐感知与历史判断,有对诸葛亮赍志而殁的深深慨叹,也有绰隐绰现的历史宿命观点,即沈德潜批语讲的“天意不可知。(《唐诗别裁集》卷十五)。

“空寤主”和“不由人”还有一个连接点,即在诗人想象中,似乎诸葛亮也清楚地意识到“空”和“不由人”。你看诗人笔下的诸葛亮偶像,在祠庙中呈无可言说的安泰神情;好象他在表示一种已鞠躬尽瘁但时势如此的无可奈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