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对楚王问》原文|注释|赏析
楚襄王①问于宋玉曰: “先生其有遗行与②?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 “唯③,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④。
“客有歌于郢⑤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⑥,国中属而和者⑦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⑧,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⑨,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⑩,杂以流徵(11),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12)。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13),翱翔乎杳冥之上(14)。夫蕃篱之鷃(15),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鲲鱼朝发昆仑之墟(16),暴鬐于碣石(17),暮宿于孟渚(18)。夫尺泽之鲵(19),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20),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昭明文选》 )
注释 ①楚襄王——即楚顷襄王,战国后期楚国君主,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3年在位。②“先生”句——先生大概有些不好的可以遗弃的行为吧?遗行:可遗弃的行为,不好的行为; 与: 同欤,语气助词。③唯——谦敬应承之辞。④“愿大王”句——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让我能把话说完。宽: 宽容,宽恕; 毕: 尽。⑤郢(ying)——楚国都城,即今湖北江陵市。⑥“其始”句——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下里》、《巴人》: 楚国民间歌曲。⑦国中属而和者——都城里连续地歌唱应和的人。国: 都城,此指郢: 属(zhu): 聚在一起: 和(he): 跟着唱。⑧《阳阿》《薤(xie)露》——也是楚国当时的歌曲,其曲不如《下里》、《巴人》通俗。《阳阿》又写作《扬荷》。⑨《阳春》、《白雪》——古歌曲名。其曲比《阳阿》、《薤露》高雅。⑩引商刻羽——高唱商音,低吟羽音。商、羽: 均为古代五音之一,其特点是: 商音高亢,羽音细腻。引: 向上提拉; 刻: 细镂。(11)杂以流徵(zhi)——把流畅的徵音配合进去。杂: 掺入; 流徵: 流动的徵音; 徵: 亦古代五音之一,声调抑扬相续。(12)凤——古代传说中之鸟王; 鲲(kun)——古代传说中的大鱼。(13)绝云霓、负苍天——飞越云霄,背负青天。绝: 越过; 霓: 副虹; 负: 负载。(14)杳(yao)冥——遥远的天空。又作“杳溟”,极远的地方。(15)“夫蕃篱之鷃”——那栖息于篱笆之间的小雀。蕃篱: 篱笆: 鷃(yan): 小鸟雀,即鹌。(16)昆仑之墟——昆仑山的山脚。墟: 山的基脚。(17)暴(pu)鬐(qi)于碣(jie)石——晒鳍在碣石山上。暴: “曝”的本体字,晒; 鬐: 通“鳍”,鱼的运动器官; 碣石: 山名, 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境。(18)孟渚(zhu)——古代湖泊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19)尺泽之鲵(ni)——小水洼中的小鱼。(20)瑰意琦行——宏大的志向,美好的行为。瑰、琦: 奇特美好。
赏析 本篇向来被认为表现了作者自鸣得意、孤芳自赏的思想,但仔细品味,就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着一种怀才不遇的心境,有着对现实的极大不满。
刘勰在《文心雕龙·杂文第十四》中说: “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彦和把“对问”划入杂文之区,颇具见识,但认为是宋玉“始创”则为不确。前列屈原《渔父》才是对问的滥觞。只不过《渔父》是直抒胸臆,而《对楚王问》是藉物言志。这种“直”、“曲”是由两人的性格不同所决定的。屈原刚直敢谏,而宋玉呢?《史记》说他虽“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然“终莫敢谏”,这就决定了他只得采取比屈原隐蔽的方法,曲写自己的心志。正是因为宋玉仕途失意,怀才不遇,心中块垒郁结,但又莫敢直谏,所以当楚顷襄王问及他为什么士民众庶都非议他有“遗行”时,他就藉此契机,巧妙地申述心中的不快。在宋玉看来,曲有高下之分,鸟有凤鷃之别,鱼有鲲鲵之异。而且“曲弥高,其和弥寡”,凤皇上击九千里,蕃篱之鷃怎能同它估量天地之高呢?鲲鱼朝发昆仑,暮宿孟渚,尺泽之鲵怎能同它丈量江海之大呢?宋玉如此回答楚顷襄王的问题,实际上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说明他的志向确属是“放怀寥廓”,“颇亦负俗”,不同凡响的,然而不易为人所理解,正象鷃不了解凤、鲵不理解鲲一样,因而也就容易为人所“不誉”,为人君所不用。所谓“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曹雪芹《红楼梦》语),几乎是历朝社会的通病,宋玉又怎奈其何?所以文章末尾他只能发出“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的感叹。在此,虽然明为指斥“世俗之民”的燕雀之志、目光短浅,但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对包括楚襄王在内的整个社会现实的不满么?由此可知,巧借契机,曲写心志,是这篇杂文的重要特色。
此外,取譬独特,也是此篇的写作特色。凤鷃之喻,鲲鲵之比,虽然形象,亦颇恰当,但在《庄子》一类集中可以找到,不为独创;而“曲高和寡”的比喻,确为宋玉首创。它启示后人一个极普通的辩证法则: 《下里》、《巴人》虽然比较粗俗野气,却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阳春》、《白雪》虽然比较精致高雅,而在未为广大群众接受、理解时,只能为少数人所享用。从来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种不断地“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即不断普及、提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这个独特的比喻留给后世这样一份珍贵的思想资料,这是宋玉和楚襄王所始料未及的。
《对楚王问》在清代《崔东壁遗书·考古续说·观书余论》中受到怀疑,认为是后人伪托,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宋玉的手笔,我们仍据《昭明文选》认定为宋玉所作,特作如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