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一个世纪的胜利》原文|注释|赏析
万人期待的大消息终于揭晓了,5月2日红军完全占领柏林! 法西斯的老巢捣毁了,魔鬼们的慧星摘下了! 光荣啊,伟大不朽的红军! 全世界的人民感谢你们,全人类的后代感谢你们,你们旋转了乾坤,你们创造了历史。12年来人类的历史就安排下这一个问题: 是这一个世界毁灭柏林呢,还是柏林毁灭这一个世界? 回头看去,我们所经历过的道路是多么艰险啊! 从柏林流出去的首先是弥漫于全世界的反民主反共反人民的狂潮,其次是柏林——罗 马——东京的三脚轴心,其次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第五纵队和特务制度; 柏林张开了血盆大口,吞噬了西班牙共和国、奥地利和捷克,奴役了整个欧洲,威胁着全部世界。试一回想1942年的夏天,当希特勒在非洲威胁着亚历山大港,在苏联陈兵斯大林城的时候,那时候全世界的反动分子是怎样把柏林看成他们朝山进香的三跪九叩的圣地啊! 但如今这20世纪反动的巴比伦是被伟大的红军捣毁了! 单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红军的攻克柏林,是具有怎样巨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了。在人类的历史上,往往有这样的一种战役,它是以决定其后几十年乃至百几年的历史; 红军在柏林的伟大胜利,就是属于这一种具有历史决定的意义。在柏林胜利的不是那一个国家的那一个军队,在柏林胜利的是一个世纪; 那是人民世纪的胜利,假如柏林不能阻止这一个世纪的凯旋,世界上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前进?
远在4月中旬,西线盟军到达易北河边的时候,希特勒“西让东拚”的卑鄙策略就已经非常显著了;好,让你拚吧,东线的攻势好象是排山倒海而来的大山洪一样发动了。
4月16日奥得河和尼西河西岸的朱可夫元帅和科涅夫元帅所统率的大军向前移动了。在这史无前例的大会战中,苏军虽然由于攻势发动前对于德寇空军的惨重打击而掌握了全部的制空权,但敌人在地上长期构筑起来的纵深防御的力量,却是不可轻侮的;但是正如同德军在战争初期中的坦克优势一样,在战争末期苏军的炮兵优势,在这里起了决定的作用,于是象蜘蛛网一样的防御工事纷纷倒下了。但防御工事的破坏并不等于纳粹的投降,他们在临死之前还是搏斗的,于是在这里就产生了战争史中最惨烈的近接战,这是人对人的搏斗,谁胜利了呢?红军!红军的英雄主义应该是看做苏军胜利的最大泉源。正是因为这个原故,和盟军在西线相反,在战斗初期,苏军在东线所俘虏的德寇非常之少,因为这是真面目的战斗。
苏军的攻势一发动,立即对柏林展开了包围态势:23日苏军正式打进柏林,25日朱可夫元帅的大军就同科涅夫元帅的大军在柏林西南波次坦姆的西北会师,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从23日起柏林的市街战开始。如所周知,这是在所有市街战中最艰难的情况之下进行的,那是言如其实的从这一条街打到另一条街,从这一幢屋打到那一幢屋,从楼顶打到楼下,从平地打到地窖,从地窖的进口打到出口;只要想一想苏军在白天作战不能不用手电行路,就可以了解红军的作战是怎样的壮烈,德寇的抵抗是怎样疯狂。然而尽管德寇的抵抗顽强,从23日到5月2日止,经过了整整10天,苏军终于把柏林打下了。在柏林和柏林以南的包围圈中,红军俘获了德寇19万名。
胜利的旗帜飘扬在柏林城头,笼罩在欧洲的漫漫长夜,就要破晓了。
(1942年4月21日至5月4日,《乔冠华国际述评集》)
赏析 这是一篇国际问题随笔,带有强烈的抒情性,可以视为杂文家族中的一员。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来,类似这样的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巨大的事件,其意义是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描述的。但作者却慧眼独具,以凝炼之笔高度概括,用“一个世纪的胜利”为标题将它揭示出来,匠心可谓独运。
精彩的题目,是文章抒情的起点线。随之开始的便是作者激动之情的自然奔泻: “法西斯的老巢捣毁了,魔鬼们的慧星摘下了! 光荣啊,伟大不朽的红军! 全世界的人民感谢你们,全人类的后代感谢你们,你们旋转了乾坤,你们创造了历史。”这是一首代表全世界人民共同心声的赞美诗。作者接下来设置了一个议论的立脚点: “是这一个世界毁灭柏林呢,还是柏林毁灭这一个世界?”有了这样一个层次较高的立脚点,后面的行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凭借丰富的国际知识,驾轻就熟地罗列史实,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回答了以上的设问,并且进一步升华文章的主题: “假如柏林不能阻止这一个世纪的凯旋,世界上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前进?”预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后胜利即将来临。
行文至此,已足见作者笔底功夫和论述技巧,如果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但是且慢。如果能用战争的具体场面来反衬一下胜利的来之不易和意义重大,将会使文章更显厚实。因此,作者在这里又调转笔锋,抓住东线战事,涉笔其中,将大会战的残酷性昭示于读者面前,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这一部分似乎游离于文章的议题之外,实际上,它与前半部分有着必然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前半部分的议论搭起了舞台,布好了背景。这样看来,它又是必不可少的了。
篇末,用一句话再次点题,与开头遥相呼应,文章的结构就十分完整了。
这篇国际问题随笔式杂文,文笔流畅,抒情自然。文中多处使用感叹号,加重了语气,可以感受到作者倾注其中的强烈感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