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艾如张》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李贺《艾如张》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唐]李贺

锦襜褕,绣裆襦。强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剪刻?中藏祸机不可测!

《艾如张》是乐府古题,意思是割掉野草,张罗捕雀。艾:音yi,同刈;如:训作而,连词。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中的《艾如张》曲,题意即如是解。至北魏温子升所作则曰:“谁在闲门侧?罗家诸少年。张机蓬艾侧,结网槿篱边……”,是以“艾”作蓬艾解, “艾”读ai,草名。详此诗中“艾叶绿花谁剪刻”句,可知“艾”字训解当从后者。近些年来有的选本仍训“艾”为刈,似不妥当。

这首诗大旨在于阐发应当爱惜羽毛,全身远祸,不可轻信种种诱惑之意。首二句以锦衣绣裳比喻鸟雀羽毛的美丽。襜褕:遮至膝前的围裙。裆:裤子。襦:短袄。次二句说鸟雀努力自寻饮啄,尚可哺孙育子。强强:一作强,努力。五、六两句说陇东风雨满天,五谷之穗偃仆于地,虽然不是理想的就食之处,但也千万别上笼媒的当,飞到陇西去自投网罗。这是以陇东比民间,以陇西喻官场,言外之意是说民间虽然度日艰辛,但是尚无人为陷阱;官场勾心斗角,更加险恶。清人王琦注: “五谷之穗经风雨而偃仆者,以见尽有啄食之处。”这是视风雨为穗卧之因,视卧穗为鸟雀啄食有利条件。详前后诗意,似不妥贴。陇,同垄,高田垠。穟,通穗。笼媒:把小鸟训养在笼中,放在张网之处,使之鸣叫,以诱野鸟来投罗网,俗称笼媒。七至末句叙述人心祸机的险恶。齐人织的网象透明的一样,张在碧绿的原野里,网丝密布,不见形影,你一不小心碰到它,就会头破血流。伪装在网罗上下四周的艾叶和绿花是谁剪刻而成的呢?那中间隐藏的祸机真是险不可测啊!素空:透明,视之不见形影。平碧:平原碧野。漠漠:密布貌。艾叶绿花:指伪装在网罗四周上下的花草,鸟以为丛,近而就之,则入死地,故谓“中藏祸机不可测”。这是人心叵测,故设圈套,比满天风雨的自然灾害更加可怕,难以提防。

这是一首漂亮的比体诗。以鸟雀比喻弱小和良善,以罗雀者比喻权佞及种种社会强梁,以张罗捕雀比喻封建社会官场上的人际关系,把整个封建社会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大陷阱。这些真实的意思完全隐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通篇未尝明说一句。这样让读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去体味形象的意蕴,既括大了形象的意蕴,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使人百嚼不厌。

读这首诗应当和诗人的坎坷遭遇联系起来。李贺十八岁上西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不善于走门子,妒才忌能之辈便借口他父亲名叫李晋肃,“晋”与近士的“进”同音,应避父讳,取销了他的考试资格。韩愈大抱不平,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辩》,愤怒地质问:“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但这义正辞严的抗争不但未能使李贺进入考场,反而连韩愈也成了那班群小攻击的对象。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毁灭了李贺荣身报国的希望,使才高气盛的人心身受到严重摧残。后来他作了种种挣扎,终未扭转恶运,只活了二十七个春秋,就愤愤不平地离开了人世。这首乐府诗首先是他对自家身世体验的艺术概括。在李贺的诗作中,对当时社会上尔虞我诈的畏惧心理屡有表现。如《公无出门》中云: “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我虽跨马行不得,历阳湖波大如山。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貐吐馋涎。”这些诗句把当时的社会环境描绘得多么可怕啊!

当然,形象往往大于思想。理解这首诗的意义,不应局限于作者自身的体验。在当时,作者怀才不遇,屡遭磨难的坎坷遭遇,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因此,我们说这首诗既是作者自己坎坷经历的艺术写照,也是古往今来许多英俊之士不幸遭遇的艺术概括。这首诗已经跳出了就事论事的局限,把封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归结为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把问题提高到了普遍的原则,概括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某些本质,是李贺作品中最有价值的篇章之一。清人姚文燮注《艾如张》云: “元和朝,李吉甫、于颇皆劝上峻刑。后李逢吉拜平章,情本猜刻,势倾朝野,贺谓……深文峻法,险巇难测,良可惧欤!”认为李贺此诗是讽刺深文峻法一事的。用主观臆测,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形象拘泥于具体的人和事,既不一定符合作者本意,又降低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表面上似乎是在抬高李贺作品的史诗地位,其实欲褒实贬,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