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太行苦热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刘长卿《太行苦热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唐]刘长卿

迢迢太行路, 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清风何不至,赤日方煎烁。石露山木焦,鳞穷水泉涸。九重今旴食,万里传明略。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钁。何劳短兵接, 自有长缨缚。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朝辞羊肠坂, 夕望贝丘郭。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永怀姑苏下,因寄建安作。白雪和诚难,沧波意空托。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早晚归汉庭,随君上麟阁。

《太行苦热行》是由《苦热行》派生出来的一个乐府诗题,属《杂曲歌辞》。刘长卿这首诗《全唐诗》题作《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李大夫指朔方军将领李光弼。安史之乱起,李光弼“诏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故称李大夫。 吕评事及王员外等当为李光弼幕僚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本年七月肃宗即位,改至德元年)李光弼率朔军五千人出太行,与郭子仪收复常山,屡败史思明。吕评事写了一首《太行苦热行》,李光弼也和其韵作了一首, 由王员外寄给任苏州长洲尉的刘长卿。他就写了这首《太行苦热行》奉和。诗中极写太行险峻酷热的景象,热烈赞颂了李光弼等平乱将士的功绩,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及对平乱胜利的坚定信念。

全诗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太行路的艰险和酷热,借以烘托朔方军将士艰苦卓绝的精神。

“迢迢太行路, 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首先从太行路的艰险写起。太行路上有羊肠坂和井陉关, 自古以险恶著称。当年曹操曾发过“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浩叹。如今朔方军成千的兵马整队待发,放眼望去,太行群峰如刀削一般插向天空。一个“削”字写出太行群峰陡峭险峻、直插云天的险恶气象。路途这样险恶,又时值炎夏,天气酷热,行军格外艰难:“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太行上空的赤云如烈火燃烧,抬头仰望,只见飞鸟从天空跌落。汗流夹背的战马倒卧高原上,再也无力驰骋;高高的军旗斜靠遮阳的帘子上,显得无精打彩。这里诗人以精约的诗句描绘出炎夏山地行军人困马乏的景象。接着进一步渲染太行的酷热:“清风何不至,赤日方煎烁。石露山木焦,鳞穷水泉涸。”山里的热气象凝结了一样,一丝凉风也不来。只有炎炎烈日煎烤着大地。山木枯焦,石头露了出来。泉水干涸,鱼虾都死尽了。简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难以存在。要出太行该是多么艰险,要付出多大牺牲,要有多大的勇气和坚强意志啊。这一段紧贴题面,极写太行的艰险酷热,烘托出朔方军将士不畏艰险,奋勇出战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第二部分写李光弼和朔方军出太行战河北的战略意义和重大胜利。

诗人先从当时的形势和朝廷的决策写起:“九重方旰食,万里传明略。”“九重”是天的最高层,这里指代当时皇帝唐玄宗。因心忧事繁而延迟到晚上才吃饭叫“旰(gan)食”。安史之乱起后形势危急,唐玄宗愁得连饭都不能按时吃了。他“命郭子仪罢围云中、朔方,益发兵进取东京,选良将一人,分兵先出井陉,定河北”(《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即所谓“明略”。唐王朝派李光弼“出井陉,定河北”的战略决策引起了战局的变化:“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轩车”是古代大夫以上的高官乘坐的前顶较高的车子。这里指代李光弼。“鼎镬”,这里指古代用鼎镬烹人的刑罚。李光弼率朔方军出井陉,给在河北坚持抗击安史乱军的将领以巨大的鼓舞,他们热烈地迎候李光弼的到来,而乱军头目安史等人胆战心惊,为末日即将到来而忧虑。李光弼大军一到,不用与乱军交手, 自有河北的爱国军民主动起来制服乱军。“长缨”用的是汉代终军请缨的典故,这里表达了战胜乱军的坚强信心。史载天宝十五年四、五月间,郭子仪李光弼大败史思明。河北民屯结与乱军相抗,阻断了安禄山乱军与渔阳老巢的联系。安禄山进退两难,陷于困境,大骂劝他造反的庄严等人。所以诗人满怀激情地赞颂李光弼出太行,战河北的军事行动:“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诗人认为与李光弼率朔方军出太行,战河北比起来,终军奉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入朝并不算一件难事 诸葛亮三渡泸水的功劳也不算大。对李光弼出太行,战河北的热烈赞颂,表明了诗人对这一战略行动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以精约的诗句描述了李光弼出太行战河北的战斗历程和重大胜利: “朝辞羊肠坂,夕望贝丘郭。漳水倾绕营,常山遥入幕。”羊肠坂一般指太行山上的坂道。以其萦曲如羊肠,故名。这里或指交城东北的羊肠山。其地亦名羊肠坂,且与李光弼驻兵的太原相近。贝丘,古地名,在唐朝河北道的东南角。朝发羊肠,夕望贝丘,极写李光弼急速进军一往无前的气势。李光弼出太行之后转战于漳水西北,故云“漳水斜绕营”。他的统帅部进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军事重镇常山,故云“常山遥入幕”,这里诗人热情地赞颂李光弼转战河北的功绩。

最后一部分点明奉和之意,并祝颂李大夫和友人共建功业,凯旋回朝。

“永怀姑苏下,因寄建安作。白雪和诚难,沧波意空讬。”“姑苏下”指当时作苏州长洲尉的诗人自己。诗人首先感谢友人对自己的深情厚意,给自己寄来了象建安诗人那样有风骨的诗作。并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美李大夫的原作高妙难和,说明自己的诗无法和原作相比,只不过是寄托象江河流水一样的向往思念之情罢了。接着诗人就借建安作家来赞颂李光弼幕中的友人:“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陈琳和王粲都是建安七子中的人物。陈琳长于“章表书记”。曹丕《典论·论文》云:“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王粲善属文,时人以为“宿构”。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他常从曹操出征,作《从军行》云:“从军有苦乐,但问从者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热烈赞颂曹操的神武。这里诗人以陈琳王粲比吕评事、王员外等,称赞他们才华出众,同时巧妙地把李光弼比作曹操,点出李光弼与吕评事、王员外等人之间的关系,并赞颂了李光弼的神武。与诗题中提到的人物一一照应,面面俱到,很见匠心。最后全诗以祝颂作结:“早晚归汉庭,随君上麟阁”。“麟阁”即“麒麟阁”,汉朝皇帝为功臣图象之处,借指唐朝为功臣图象的凌烟阁。诗人祝颂李大夫及其幕僚为国建立功勋,凯旋回朝。图象凌烟,扬名后世。

这是一篇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史诗式的作品。但又和曹操等人几乎完全抛开乐府旧题的题意写时事不同。诗人巧妙地把乐府古题的题意和现实斗争的重大主题结合起来。诗中以太行的艰险苦热作为李光弼和朔方军出太行战河北的背景,很好的起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这首诗又是一篇奉和之作。它不仅要受原作的限制,还关涉到几个不同身分的人物。诗人精心选用历史典故,自然贴切恰如其分地点明各自的身分和他们的相互关系,赞颂了他们的才华和功绩。照应得如此周到,很能见出诗人的工力。

这首诗所和为平乱名将,当朝重臣之作。内容写军国大事。文辞古朴,语气郑重,对仗工稳,用典精切。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显示出一种堂堂正正的史诗的气派,给人以庄严雄壮之感,形成一种高古典雅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