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南公《卖帚翁》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吕南公《卖帚翁》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宋]吕南公

霜日倒芒梢,篦筠劳束勒。断送山野村,参陪尘土役。价卑徒易售,用贵安可得?人间粪秽日以多,翁负帚秃当奈何?

本诗属新乐府。乍看诗的题目,很容易使人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以为是模仿之作,其实看了内容就不难发现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诚然, 《卖炭翁》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本诗与之相比,确实是望尘莫及的。它既没有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也没有生动典型的情节,题目虽然是《卖帚翁》,但读了以后,卖帚翁的形象在头脑里模糊不清,甚至“立”不起来;从语言艺术上看也略输文采,不那么吸引人。不过本诗能够流传至今也不是偶然的,它是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的;这就是它基本上采取了托物寄意、借题发挥的方式,在平易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讽喻世态之意,发泄了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的不满,寄寓了深深的感慨,因而也是一首好诗。

这首诗共八句,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句主要写卖帚翁的日常劳作: “霜日倒芒梢,篦筠劳束勒,断送山野村,参陪尘土役。”倒:砍;芒梢:竹的刺形细枝部分;篦筠:编梳竹子;束勒:缚扎;参陪:参与和叨陪;尘土役:指清扫尘土之类的杂役。这几句是说卖帚翁在秋冬时节,砍伐竹子,不辞劳苦地编梳与缚扎,做成竹帚后供人们清扫尘土之用。这后一句中“参陪”二字已经是拟人的笔法了。

前四句诗虽然提到了卖帚翁的劳苦,但不是重点所在,所以没有作细致的描绘,其主要作用是为下面的讽喻世态作铺垫。

后四句是本诗的寓意所在,因而也是本诗的重点部分。其作用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借竹帚之题,加以发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价卑徒易售,用贵安可得?”细品其味,实际上是语含双关,话中有话。表面上说的是竹帚价格低廉,只是为了容易销售,并不能证明它用处小;不过由于“价卑”,也就导致了难以得到重用。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哪里只是说的竹帚,他分明是有所寄托,也是在说人。他的深层次的寓意是说地位卑贱对社会大有用处的人不会得到“贵用”。这两句诗是就竹帚的命运加以发挥,下面就进而揭露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了。 “人间粪秽日以多,翁负帚秃当奈何?”这两句是本诗的中心寓意所在。为了造成气势,给人印象深刻,在语言方面就由前边的五言一变而为七言,象泉水冲出狭窄的通道,直泄而下,以此来渲泄作者愤世疾俗的感情。 “粪秽”比喻社会上邪恶污浊的东西。这两句意思是说社会很黑暗,邪恶腐朽的脏东西越来越多,卖帚翁所负售的秃帚又能对之奈何呢?这样写既承接了前边的“尘土役”三字,又紧紧扣住了“帚”字,所以借题发挥得很自然,一点也不牵强,比喻用得也很恰当,结尾采用反问句也有利于加强语气,更好地抒发深深的感慨之情。这些就是本诗的高明之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诗寓意深远,层次清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一层实写,后一层虚写;前一层铺垫,后一层讽世;前一层写伐竹做帚,后一层写借“帚”发挥。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本诗和白居易的《卖炭翁》命题虽然相似,作者也可能受到了白诗的某些启示,但两诗写法实不相同。白诗着重写卖炭翁的悲惨遭遇,从而揭示最高统治阶层残酷压榨劳苦人民的罪行;而吕诗中的卖帚翁则不是着重描写的对象,虽然也提到了他的辛劳,但目的不在表现其悲惨命运,而只是为了借助于其劳动产品——竹帚加以发挥,以便起到讽世的作用,这就是两诗写法的最大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