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举之·[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王举之·[双调] 折桂令

王举之

赠胡存善

问蛤蜊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云叶轻盈,灵华纤腻,人物清癯。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绝妙功夫。家住西湖,名播东都。

【鉴赏】 这首曲的开头一句问得很有 “风致”,但蛤蜊跟元曲有什么关系?原来这里有个典故。

《南史·王融传》 说王融自视甚高,有一次他在王僧祐家作客,恰逢沈昭略也去了。三人坐定,沈便向主人打听: 这小伙子是谁呀? 王融听了很不高兴:连我都不认识,你还认得天上的太阳不? 脸有不悦之色,口中便有不平之辞。沈不理他,说: 这个浅薄的家伙太自负,别管他,我们且吃蛤蜊吧。在这个故事里,蛤蜊还未与元曲挂上钩。后来钟嗣城在 《录鬼簿序》 中又借此发挥:“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余有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借蛤蜊典故来讽刺那些把散曲看作俚俗小道的人,因而 “蛤蜊风致” 也就被用来指代散曲风格了。

那么这里所赠对象胡存善的 “蛤蜊风致” 又如何呢?作者说他的曲既有出自天然的灵秀,又得力于诗书功底的深厚,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像秋云一般轻盈,春花一般纤腻,和他本人一样清灵脱俗。但如果仅止这样,作为曲还不是上品。因为曲恰恰要俗。不俗不俚就成了词,成了诗,就沦为末流。在这一点上,胡存善的散曲语言可谓标准件: 采用散曲兴起地燕赵的方言俚语,糅合元初散曲前辈姚燧、卢挚的文辞精华,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自成一格,显出兼收并蓄的一番绝妙功夫。

最后作者用洛阳 (东都) 纸贵的典故点明胡氏的知名度——家住在西湖一隅而名扬天下四方,虽有溢美之意,但有前面的介绍作铺垫,倒也恰如其分。

胡存善是杭州人,生平资料流传下来的很少,除《录鬼簿》 称他是“士林之翘楚” 外,再就是本曲对他的称颂了,不管他的散曲是否确如王举之所称赞的那样,至少像他那样的 “蛤蜊风致” 在元散曲创作中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典型的 “蛤蜊风致” 不正是采天然的群众语言,拾掇诗书中前人的 “肘后明珠”,再用一番锤打锻造的绝妙功夫,加以捏合组装镶嵌而成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