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越调]凭阑人·赠吴国良|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倪瓒·[越调] 凭阑人

倪瓒

赠吴国良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珮摇。

【鉴赏】 自古 “文” 与 “艺” 多结缘 (当然,今天联系更紧,“文艺” 已结合为一词),文人与艺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倪瓒本身便是既能文,又善艺,诗画并佳。他所往来的当然也都不是凡俗之辈,不是文人,就是身擅绝技的艺人。这首赠友之作,所赠吴国良,便是吹箫的国手,拿到现在,应是杰出的音乐艺术家了。倪瓒与他以艺会友,相互欣赏,交往颇深。倪瓒曾画过一幅《荆溪清远图》 送给对方,在该图的题跋中记: “荆溪吴国良,工制墨,善吹箫,好与贤士大夫游。张贞居 (倪瓒之友张天雨) 每馆寓其家。舣舟篱旁,兴尽便返。故国良得贞居翰墨为乡。今年夏,予以事至郡中,泊舟文忠 (即苏轼) 祠后,国良便从溪上具小舟相就语,为援箫作三五弄,慰予寂寞,并以新制桐花烟墨为赠。予嘉其思致近古,遂写荆溪图以遗之。” 从这篇题跋中,更可看出吴国良的制墨吹箫的技艺及与文人名士相交的的志趣。倪瓒对他曾有画、、曲相赠,可谓是青眼有加,格外优待的了。

本曲非常短小,体制像一首绝句,但对友人吹箫技巧的赞美刻画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吴郎的洞箫吹得好,如何好法? 难以直接描述,因为乐音之美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难以传达于人。然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却是可以言说的。“明月沉江春雾晓”,就是作者从箫曲中听出的意境: 它像静泻在江面之上的明月那样澄澈凄清,又仿佛春日晓雾一般的氤氲缭绕。这美妙的箫声简直到了“感天地,泣鬼神” 的境界。你听,那水云深处,不是传来了环珮鸣銮的声音吗?那是素来难以相招的湘灵被箫声引来了。湘灵为湘水之神,传说为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所化之神。以她们辨声识乐的鉴赏力,闻到吴郎之箫声,尚且姗姗而至,可见此箫声之美妙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