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斗鹌鹑冬景·苏彦文|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越调·斗鹌鹑 冬景

苏彦文

地冷天寒,阴风乱刮。岁久冬深,严霜遍撒。夜永更长,寒浸卧榻。梦不成,愁转加。杳杳冥冥,潇潇洒洒。

[紫花儿序]早是我衣服破碎,铺盖单薄,冻的我手脚酸麻。冷弯做一块,听鼓打三挝。天那,几时捱的鸡儿叫更儿尽点儿煞,晓钟打罢。巴到天明,剗地波查。

[秃厮儿]这天晴不得一时半霎,寒凛冽走石飞沙,阴云黯淡闭日华。布四野,满长空,天涯。

[圣药王]脚又滑,手又麻,乱纷纷瑞雪舞梨花。情绪杂,囊箧乏。若老天全不可怜咱,冻钦钦怎么踏。

[紫花儿序]这雪袁安难卧,蒙正回窑,买臣还家。退之不爱,浩然休夸。真佳,江上渔翁罢了钓槎,便休题晚来堪画。休强呵映雪读书。且免了这扫雪烹茶。

[尾声]最怕的是檐前头倒把冰锥挂,喜端午愁逢腊八。巧手匠雪狮儿一千般成,我盼的是泥牛儿四九里打。

这是一篇写冬季雪景的套数。古典诗词曲中描绘雪景的作品车载斗量,而该篇却写得别开生面,它重点抒写穷苦文人在风雪中日夜苦熬的独特感受,将大雪飘扬、寒风凛冽的冬景描写同贫穷文人的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下层知识分子饥寒交迫的处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悲叹,具有深刻的现实性。

作者先落笔于“地冷天寒,阴风乱刮”的环境,接着写到人物“衣服破碎,铺盖单薄”的生活景况。最后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地塑造出元代处在社会底层的“九儒”穷困潦倒的形象。全曲构思新颖,层次分明,情景交融,风格绚烂泼辣,是元散曲中难得的佳作。

曲中后一首[紫花儿序]多处用典。如“袁安难卧”,这样大的雪,袁安也无法安然卧床。袁安,东汉人,未达时住在洛阳,一日大雪,别人多出门乞食,他却卧床不起。“蒙正回窑”,那么大的雪,吕蒙正也该回到破窑中去了。吕蒙正,北宋初年人,曾三次做宰相。他少年时家境贫寒,住在洛阳城南破瓦窑中,靠进城替人写字作文过活。“买臣还家”,那么大的雪,朱买臣也该回家去了。朱买臣,西汉人,做过会稽太守等官。他少年时家贫,靠卖柴度日。“退之不爱”,韩愈不喜爱这样的大雪。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侄孙韩湘来送行,韩愈写了一首诗给他,诗中有“雪拥蓝关马不前”句。“浩然休夸”,连爱雪的孟浩然也不敢夸赏这样的大雪。孟浩然,唐代著名人。据传,他曾在大雪天骑驴赏梅,对雪十分喜爱,并写过多首咏雪诗。“休强呵映雪读书”,不要勉强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映雪读书。映雪读书,晋代孙康少时好学而家贫,没钱买灯油,冬夜里利用雪的反光读书。这些典故用得贴切,更进一层地描绘了地冻天寒、衣服破碎、铺盖单薄的严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