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宫曲萧娥·卢挚|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双调·蟾宫曲 萧娥

卢挚

晋王宫深锁娇娥,一曲离笳,百二山河。炀帝荒淫,乐陶陶凤舞鸾歌。琼花绽春生画舸,锦帆飞兵动干戈。社稷消磨,汴水东流,千丈洪波。

卢挚曾写八首蟾宫曲(即折桂令),分别吟咏历史传说中的八个美女。这首通过描写萧娥的遭遇,叙述隋炀帝的荒淫误国,并就此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萧娥,本为梁明帝的女儿,杨广为晋王时选作妃子,杨广即位称炀帝,立为皇后。隋亡后,萧娥辗转迁徙于乱军之中,后流落突厥,前后十三年。唐贞观四年(630),才迎归京师。本曲通过萧娥的遭际经过,描述隋炀帝的荒淫亡国,作为后来王朝的借鉴。

开始三句写隋炀帝在晋王宫深锁着美人,恃着山河的巩固,一味享乐。虽有以二敌百的坚固山河,炀帝最终还是亡国了;萧后也流离塞外,只能以悲笳寄托故国之思。百二,以二敌百。典出《史记·高祖本纪》,形容战国时秦国形势的险要,二万兵力可换抵得诸侯兵力一百万。

接着,一连四句具体揭露隋炀帝的荒淫亡国。他整日在后宫与萧娥歌舞玩乐,不理朝政。为了观看扬州的琼花开放,竟乘着用锦绣作帆、装饰华丽的大龙舟,携萧娥沿运河南下,去扬州游春。他的荒淫奢侈,终于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兵动干戈,指隋末农民大起义。

最后三句发出了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同一感慨。社稷,本是土地神(社)与谷神(稷)的合称。古代君王都祭祀社稷,后来即用作国家的代称。

整首曲作,用白描手法,语言平淡朴实。正如前人所品评的: “自然笑傲”、“天然丽语”,从内容到语言,都表现了初期元散曲作家的艺术风格,显示了本色派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