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所举问汝阳记(十六首)·双调·折桂令问苏妈妈·|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风月所举问汝阳记(十六首)·双调·折桂令 问苏妈妈

苏婆婆常只是熬煎,临逼得孩儿,一谜地胡扇。使会虚脾,著些甜唾,引起顽涎。用力的从教气喘,著昏的一任头旋。只为贪钱,将个婵娟,卖上茶船。

乔做亲娘的苏婆婆不分好歹、不辨贤愚卖掉了苏卿。小令以具体、形象的笔触列数了在钱堆上受用的鸨母的劣迹,揪出了风月案中兴风作浪而后又推波助澜的元凶。

“苏婆婆常只是熬煎,临逼得孩儿,一谜地胡扇。”插叙平日里苏婆婆的所作所为,说明她幽囚苏小卿不足为怪。熬煎,受磨折苦难。临逼,逼迫、胁迫。一谜,即一味、专一、一径。被苏卿称为亲娘的苏婆婆,平日对苏卿也就是折磨而已。为能在摇钱树下坐收钱财,聚敛财富,她胁迫妓女们强作笑颜地献歌献舞,以致依身卖笑,好让那些声色犬马的淫荡之夫乖乖地掏出钱包来肥她的私囊。

为了揭示出苏婆婆丑之为丑的真实面貌,作者又对苏婆婆进行了入木三分、绘影绘神的刻画: “使会虚脾,著些甜唾,引起顽涎。”虚脾,虚情假意。顽涎,贪婪女色的馋涎,亦喻在女性中死皮赖脸。适逢其会,苏婆婆就假情假意地对嫖客加些甜言蜜语,吹嘘她手中货物——妓女的姿色、神韵。淫秽的语言引得这些好色之徒馋涎欲滴,于是就以钱助势,干出了伤风败俗的丑事。

财迷心窍的苏婆婆看了“钱”,就“用力的从教气喘,著昏的一任头旋。”这两句是写她在将苏卿婚配这一具体问题上的丑恶表现。兴风作浪者是她,推波助澜者还是她。“只为贪钱,将个婵娟,卖上茶船。”直言不讳,铜绿熏黑了苏婆婆的心。苏婆婆作为封建社会直接剥削妓女的代表,将美女佳人卖给了狗彘不如的商人——冯魁。

“只为贪钱”,毋须苏婆婆的招供,也不容她的强词夺理,词曲庄严地判决了苏婆婆的罪名。对反面人物渗透在形象中的批判、鞭挞态度,令人拍案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