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言情赠友诗歌
送胡邦衡谪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销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是张元干为送因上书高宗皇帝反对与金人议和,请求斩投降主和的奸臣而遭到贬谪的枢密院编修官胡铨 (字邦衡) 而作的。
1138年,宋高宗赵构与金人的和议垂成之际,胡铨上书 《戊午上高宗封事》 ,极力反对向金人屈膝投降,请求斩主张议和投降的王伦、秦桧、孙近三人的头颅,并扣留金使,兴问罪之师。该书言辞激昂,表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和战斗精神,被到处传颂,“金虏闻之,摹其书千金,三日得之,君臣夺气”(杨万里 《胡忠简公文集序》) 。高宗皇帝初无深怒之意,后在秦桧等人的迫害下,胡铨于1142年被除名送新州 (今广东省新兴县)编管。这首词就是作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而作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词曲类》 称赞其与作者另一首 《贺新郎》说: “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词的上片描写了在金兵侵占下的北方一片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山河破碎、遗民泪尽胡尘的悲痛和对敌人的仇恨,同时也表达了对投降派的愤慨。起首一句 “梦绕神州路”,把作者日夜思念被金寇侵占的故国河山的悲愤情感直抒而出,很有力量,很有情感。接下来 “怅秋风”六句,给人们描绘了金兵的恣意妄为和大好河山被蹂躏的惨景: 凄厉的号角在萧杀的秋风中长鸣,往日繁荣热闹、歌舞满庭的汴京故宫如今禾黍索索; 天塌下来了,地陷下去了,凶恶的洪水咆哮着四处翻滚,千村万落狐兔成群。作者引用了 《诗经·王风》 中《黍离》 篇中的典故,用东周的大夫看到西周镐京故宫长满了禾黍不忍离去以怀念沦陷的汴京,以昆仑山上天柱折断,九州洪水泛滥形容北宋王朝在金兵的攻击下节节败退以及国土的大片丧失,以万村萧落、狐兔横行表现中原敌骑纵横、遗民惨遭涂炭。作者在此用了一个疑问的句式予以描写,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惨的局面,但并没有正面直接回答。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胡铨上书中所请求斩首的王伦、秦桧、孙近类奸臣的误国和宋王朝的软弱,只是作者当时不便明言罢了,只能用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意 “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含糊一下带过。真是天意高难问吗? 作者也不是一点也不愿表态,而是在下句 “更南浦,送君去”句里作了暗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从意义上说是对前面提问的间接回答,即坚持民族气节、富有战斗精神的仁人志士被除名贬官,落到了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地步,而误国殃民的秦桧、王伦之流却受到重用,权倾朝野,这种现象不是最好的解释吗? 从写作手法上来讲起到了转折连接的作用,为下片描写送别过渡了一下。实际上上句的 “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已从感情上开始过渡了。“人情老易悲”抒发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破败的感慨、悲伤,又引出了南浦送君,更使人心碎的场面。
词的下片通过景物的描写,为送别制造了凄凉的气氛,回顾了故日两人相聚的往事,并说明了两人以前的交往、友谊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私交,而是政治上的一致,表达了对胡铨的支持和决心以豪迈的态度与投降派斗争的态度。
暑热已残,秋风阵阵,河岸杨柳透出股股凉气; 天河朗朗,月淡星稀,片片白云在夜空中微微飘度——这是词的下片前五句给人们描绘出来的一幅画面。有夜空的描写,有地面河岸杨柳的描写,同时也交待了送别的时间是在夏末秋初的一个夜晚(地点“南浦”已在上片交待) 。作者只为送别制造了氛围,并没有从正面描写告别的情景,接下来笔锋一转,落到了 “万里江山知何处”句。这一转是有其用意的。作者想的是国家的破败、坏人的当道、人民的涂炭和宋王朝的衰微,而不是告别时的儿女情长、个人恩怨,因而对告别的场面没有正面铺开描写,而是直接转到了 “万里”句。这句从表面上看是抒发对胡铨境遇的关切和悲伤,还有深一层意思,就是感叹国土的大片沦丧和对宋王朝走向何处,尚存的半壁河山落谁之手的关切,表达了对秦桧之类把持朝政、左右皇帝的担忧。“回首”句出自白居易 《招张司业诗》 “能来同宿否? 听雨对床眠”句,是作者对以往友谊的回顾。接着“雁不到”两句与前句相衔接,意思是说鸿雁不能飞到你被贬的地方,我与你商谈国事的信件又由谁来传送呢?相传北雁南飞,止于衡阳。衡阳在今湖南省,旧城南有回雁峰,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荆湖南路·衡州》 载: “峰势如雁之回。”相传雁至此峰不再南飞,而胡铨被贬的地方在今广东,是雁所不到之处,因而有“雁不到,书成谁与”句。结尾四句表明了作者送胡铨的目的是怀古伤今,感慨君国大事,并不是出于个人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填写此词的用旨所在。“目尽青天”四字把作者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心情抒发了出来,使人们想起了岳飞 《满江红》中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气势。然而,北方敌骑纵横,朝廷内奸佞掌权、忠臣被逐,作者怀古伤今,决心以国家大事为重,以身报国,外抗金敌,内斗国贼。“举大白,听《金缕》”,既有借酒浇愁、感慨国事、为胡铨饯行的意味,又多像出征前将士以酒壮行的场面! 把作品推向了高潮,真是慷慨悲凉,抑塞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