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大庾岭·清·朱彝尊》原文与赏析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 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 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 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 乱山落日满长途。

〔大庾岭〕相传汉武帝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有此名。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雄关〕指大庾岭上的梅关。旧时岭上多梅。至清梅树已荡然无存。〔丞相祠堂〕在大庾岭云封寺前,祭祀唐宰相张九龄。〔越王城〕南越王赵佗都城。在广州西二十余里。

顺治十三年(1656),作者应广东高要县知县杨雍建聘请,途经大庾岭,有感,写下此诗。时曹溶为广东布政使,他与作者是世交。作者时年二十九岁,到广东跟曹溶也有直接关系。这年九月,郑成功被清军打败,退出舟山群岛。桂王朱由榔从肇庆退到云南,依靠李定国,形势对南明政权十分不利。江南士大夫怀念故国,往往与郑成功等反清部队有联系。一有株连,就要遭到清政府镇压。朱彝尊为了避祸,投奔南方,借曹溶为保护伞,这是很明显的。诗的首联是作者由下向上望到的情景:梅关高高在上,雄杰险固,庾岭高耸入天,一片孤云慢慢移动。以小衬大,益见雄美的气象与他处不同。接着仍从上下的角度来写:古代相传的庾岭梅花,南枝先开,北枝后放。一路走去,谁知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一枝也见不到了。以古之有,证今之无,物有感衰,不禁怃然增感。颔联写云封寺前张九龄丞相的祠堂,作者缅怀这个开元盛世的名宰相,联系明末周延儒、温体仁二个奸相,两相对照,对祠堂不免有徒增寂寞之感。作者由近及远,横向联系,忽然又想起了汉初南越王赵佗独霸一方的威势,事过二千余年,城阙总该荒芜。这是作者的托辞,暗指桂王离开肇庆,他不好明白说出来。这种心情可以理解。颈联“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从飞禽着眼,凄苦之情,灼然可见。鸿雁南飞,只在衡阳一带,而自己孑然远行,比南飞的鸿雁更远。天涯游子,眼前见到的只是鹧鸪,它不时发出“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声,怎不心烦意乱。“乡国不堪重伫望”,水远山遥,乡关何处?凄迷烟树,故国何在?这里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感情!是作者不能重伫望,还是禁不住重伫望?千言万语,归结一句: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乱山落日满长途”,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硬着头皮,在乱山丛中,趁着落日的余辉,蹒跚前进。

诗篇以上下远近景物来写,虚实相间,或有或无。雄关独峙,祠堂寂寂,鹧鸪南飞,夕阳满山。无梅花可折,无鸿雁传书,跋涉了万水千山,依然是征途未尽。诗篇给读者留下了一幅游子远行图。为了避祸,不惮远行,落寞情怀,凄凉意绪,与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古道西风瘦马”的行子相比,此所蕴含的内容和景物虽不尽相同,而“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受,当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