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栖霞山》的诗词与文章

栖霞山

位于南京市东郊约23公里处。因四面重岭似伞,所以古称伞山。又因山中盛产当归、甘草、野参、茯苓等可以养生的药草,故又名摄山。栖霞有3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名凤翔峰,海拔284米。东、西峰分别为龙山和虎山。山上遍植枫树、乌桕,每当深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向以“栖霞红叶”而闻名遐迩。南京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座落在中峰西麓的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当时隐居在山上的高士明僧绍舍宅为寺,请智度和尚住持,寺名“栖霞精舍”,山便由此而得名。及至唐代,该寺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为我国“四大丛林”。寺前有御碑亭,内有“明征君碑”一方,由唐高宗李治撰文,书法家高正臣书写,为纪念明征绍谢绝征他为国子监博士而立,碑阴有“栖霞”两大字,传为唐高宗御笔,该碑为江苏现存的3块唐碑之一。毗卢殿东南,有一座著名的舍利塔,全部用白石雕成,5级8面,高约18米,壁上有浮雕,刻4天王像及诸佛像经文、西南面镌普贤像,塔基浮雕着表现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八相图,雕刻精美,是我国艺术史上的珍品,该塔现已列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后千佛岩上,共有石窟294龛,每龛刻有佛像数不等,共有佛像515尊。号称千佛。远望如“蜂房鸽舍”,因其雕凿年代早,故有“江南云岗”之誉,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

〔古诗文赏析〕 游栖霞寺 唐·皮日休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开篇即称:“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这两句看似突兀,实则与诗题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内涵也十分丰富。首先,它点出了栖霞寺所处的地理位置(空山)和寺的主人(明居士);其次,它暗示了诗人“游栖霞寺”的目的在于访友;第三,它不仅渲染出栖霞寺空旷寂静的氛围,而且透露出诗人访友不遇的淡淡惆怅,同时为以下的写景抒情张本。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上句是说在白莲吟处缺少吟白莲的人。细味全诗,可知此时正值夏日三伏,寺内有白莲盛开,诗人因此为无人共赏对吟而深感遗憾。从中也可见其友人的风雅和诗人同他的诗文交谊,下句写诗人坐看青色的云气从身边缓缓飘散开去,这是高山所特有的景象。所以,这一细节不只传达出诗人独坐的悠闲之趣,还在前联写山“空”的基础上,巧妙地烘托出山的高峻。

由于友人不在,诗人只得独自游览。他信步走去,骋目四望,细细观赏和品味这眼前的一切。“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这是诗人俯仰之间所见,也是最令他动心的景色。山泉清凉澄净,沁人心脾,古松盘根错节,姿态龙钟。这真是一个清幽无比的绝妙处所,置身其中,不仅丝毫感觉不到盛夏的酷暑,而且能够忘却尘世的喧嚣。这一艺术效果的产生,得力于诗人颇见功力的造句。他先将“泉”、“松”置于句首,使其形象十分突出醒目;继用“冷”、“枯”予以形容,描状极为精确,最后又以“无三伏”、“有六朝”加以点染。从而赋予自然界中常见的泉和松以深山所特有的天然野趣和幽僻色彩,并暗示山寺历史的悠久。与此图画相应,这两句在词语对仗的同时,还在音节上采用了对拗的形式,更增加了清幽高古的意味。眼前这自成一统、别有天地的环境是如此纯净美好,早已冲淡了诗人的惆怅,他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这境界之中,只觉得心境与物境完全融为一体。他由此想到,什么时候能见到友人,待月亮升起的时候,在石上相对坐论逍遥呢?结末“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这两句,既是情语,也是景语。它抒发了诗人清高绝俗的襟怀和潇洒自然的雅兴,同时又是诗人在想象中描绘的一幅诗意浓郁、兴味悠长的图画。

这首诗与其说是一篇游记,不如说是一帧清新幽美的淡墨小品。画面上出现的种种景物,例如白莲、青霭、冷泉、枯松、清月、空山,无不具有清淡幽冷的色彩。透过由这些景物组成的意境独特的图画,读者可以想象出栖霞寺的深藏幽僻,其友人的风神、情趣,还可以体味出诗人自己闲适淡泊的高情远意。而作者并未着力渲染,文字简洁素淡,从中也可见其手法的空灵含蓄。

(张明非)



〔现代散文〕 在霜华浓重的季节,你若有机会访问虎踞龙蟠的南京城,那么,在领略过中山陵的壮丽、雨花台的肃穆、莫愁湖的幽雅、玄武湖的寥廓之后,千万别忘了“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

栖霞座落在南京东北,扬子江畔。这里风景如画,尤其是那经霜的枫叶,丰姿绰约,绚丽无比。

昨天,我们结伴来到了这里。一转过山门,蓦地里就见一座“火焰山”耸立在面前。啊,这就是千百年来蔚为奇观的栖霞红叶!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我凝神审视,却发现红叶闪烁着不同的色彩:或橙黄,或橘红,或黄中带红,或红里透紫,偶尔还夹杂着一两株青翠的松柏,显得别具韵味。这哪里是红叶呢?简直是五彩缤纷的花海,不仅瑰丽,而且壮观。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词家长篇累牍地吟咏她。我惊叹过晚唐诗人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以为精确而鲜明地刻划了枫叶的娇艳和绮丽。但和现在一比,却又深感不足以表达眼前的美景。我不知杜牧过金陵、泊秦淮时是否上过栖霞、赏过红叶?也许没有吧,否则的话,一定会留下更精绝的佳句。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游伴。游伴不以为然地说,红叶在你看来,似火焰,如飞虹,象征着奋发向上,欣欣向荣。可在古代诗人眼中,丹枫红叶,从来都是为他乡游子寄托离情别绪的。对比之下,杜牧的意境就显得清新自然了。游伴的话说得有理。

我们绕过栖霞寺,越过千佛岩,沿石砌山径,向上攀登。和煦的秋阳,穿过树叶,斜射在身上,感到舒适而温暖。一阵山风拂过,树枝飒飒作响,飘下无数红叶,宛如彩蝶蹁跹。突然间,身后传来一片嘻嘻哈哈充满青春活力的笑声,原来是几个小姑娘在争捡落叶。我心中不禁一动。小姑娘未必象古诗人那样要在红叶上寄托什么相思吧?但看着孩子们把一片片鲜丽的红叶夹进小本子,我猛悟到这倒确是别致的书签。我也童心萌发,兴致勃勃地俯身捡取一片。尖尖的棱角,殷红的色彩,细密的纹路;真是天工自成,逗人喜爱。

当我们再举步时,山势逐渐陡峭,一口气攀上山顶。这就是有名的凤翔峰。我极目远眺,浩瀚的大江滔滔东去,点点的船影在浪涛里颠簸;金色的稻穗象地毯覆盖着大地,风驰电掣的列车隆隆地向北飞去。大地充满了生气,枫叶也显得更加红妍了。

我盘坐在峰崖,满山的红叶,使我仿佛置身在彩霞上,游泳于火焰中,令人神往,引人遐思。瑰丽的景象,浓郁的色彩,包孕着一种纯厚的本质,显示着我们民族的精神。

(方胜)



〔民间文学〕 南京东郊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就是凿石佛的石匠。

那时,南京是京城,皇帝最信佛。有一次,他到栖霞寺去进香,看见栖霞山的山势蛮好,就在菩萨面前许了一个愿,要在栖霞山上凿一千尊佛像。

皇帝放个屁,太监唱台戏。皇帝一说要凿石佛,那些太监就到处去找好手艺的石匠了。

凑巧,就在栖霞山脚下,有个石匠,年轻力壮,手艺又好,被太监打听到了。就把石匠带去见皇帝。

从前,见皇帝的规矩大哩,先要三跪九叩首,皇帝讲话时,你只能跪在地上听,连头也不能抬,皇帝讲多久,你就得跪多久。等皇帝把话讲完,石匠已经跪得两条腿都站不直了。石匠想:“你皇帝也是一个人,叫我替你办事情,还让我跪了老半天,总有一天,也要叫你给我跪跪试试瞧。”

石匠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讲,凿石佛的事便不敢马虎。他知道,弄不好,是要杀头的。

从此以后,石匠就日夜不停地在栖霞山上凿石佛了。石匠的手艺确实高,凿一尊,是一个样子,尊尊石佛都不一样,大的,小的,老的,小的,坐的,站的,各有各的神态,各有各的姿势。就这样,凿呀凿的,一连凿了九百九十九尊,就差一尊了。这时,太监来告诉他,期限快到了,明儿个皇帝要亲自来朝拜石佛,一千尊石佛一定要在天亮前通通凿好。

石匠一拍胸脯说:“就是了,保险误不了事!”说着,当夜就把最后一尊石佛凿了出来。他老兄铁锤、凿子一放,安安稳稳睡觉去了。

哪晓得,第二天天亮起来一看,那最后凿好的一尊石佛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空空洞洞的石窟窿。这一下,石匠急死了,早不丢,迟不丢,刚巧皇帝今儿个要来,偏偏丢了一尊石佛,这不是要人命吗?再凿一尊,时间来不及了;不凿吧,皇帝一发脾气,就倒老霉了。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那边皇帝到了,呼吆喝六的,一路过来。那皇帝倒蛮诚心的,见一尊石佛,跪下来,磕一个头;见一尊石佛,跪下来,磕一个头。

石匠看见了,反倒不急了。心想:“今个儿我倒要叫你皇帝老儿给我磕头拜一拜了。”他一手拿着凿子,一手举着铁锤,“扑嗤”一跳,跳进最后那个窟窿,站在那块,憋着气,一动也不动。

这时,皇帝一连磕了九百九十九个头,早已磕得头晕眼花,看见最末一个石窟突出里还有一尊佛像,不管三七二十一,“扑通”一下子,跪下来,磕了一个头。站起来,也顾不得问什么,说声“回去”,走了。

石匠等人走完,才从石窟窿里跳出来。他怕皇帝下次再来,赶紧依照自己的样子,连夜凿了一尊石像,放在里头。

后来传说石匠跑进石窟窿,变成石佛了。

(华士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