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雷《建溪舟行》清、近代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陈梦雷《建溪舟行》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陈梦雷

天开闽越险,移棹向山行。

众水争流疾,危滩夺地横。

转帆看鸟影,侧耳尽雷声。

阅尽风波后,渔歌一曲清。

作者的故乡在福建侯官(今福州)。大约在康熙十五年(1676)暮春,作者曾乘船顺建溪而下回乡省亲,写下了《建溪舟行》四首。此选其二。建溪在福建北部,是闽江北源的一条支流,南流至南平和富屯溪、沙溪汇合为闽江,经过福州后入东海。这首五言律诗是描述作者于建溪上行船时的所见所感。建溪水急滩险,风光壮丽,作者的“建溪舟行”既享受到了崇高的美感,亦体悟到人生的哲理。

首联“天开闽越险” 一句先总写福建北部即建溪流经地带险峻的天然环境,从而为“建溪舟行”之艰难奠定了基础。“闽越”原是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这里偏指原闽越族居住的福建北部的部分地区之地貌。这里层峦叠嶂,又多峡谷,故诗云“移棹向山行”。“移棹(zhào照)”即开船,“向山行”,暗示建溪乃穿山而流,因此一“移棹”就给人以船向山峦驶去的感觉; 或者说有山峦扑面而来欲与行船相撞的危险感。诗句平平道来,意蕴却颇耐人寻味。颔联则承首联之意,具体描绘建溪水与滩之 “险”: “众水争流疾,危滩夺地横。”前一句使人联想起长江三峡之险: “众水会涪万,瞿唐争一门。” (杜甫《长江二首》其一)此诗“众水” 是指汇成建溪的南浦溪、崇溪、松溪诸支流,它们在相会后冲击激荡、争相挤入河道疾流,建溪必然布满旋涡、暗流,船行其间则直如一片树叶随时有灭顶之灾。后句写河道中又时遇水浅流急而沙石堆积之“危滩”,横亘于船前,稍不留神则船将搁浅撞石。此联之“争流疾”与“夺地横”系采用拟人手法,显示出建溪的桀傲与强横,形象有趣。诗人也正是从建溪奇特的风貌、惊险的航程中体验到自然的壮美。颈联又直接以诗人视觉与听觉的角度写“建溪舟行”之见闻。“转帆看鸟影”,是写诗人自己在船于险情中艰难行进时,他却仰视高空的鸟影。《建溪舟行》其三有“白鸥齐上下,若个是闲身”之句,可见他是在欣赏“白鸥”在江上飞翔的情景,意谓连鸟亦须“上下”奋飞才能前进。“侧耳尽雷声”,是写自己在倾听江涛拍岸击船声如雷鸣,陶醉在类似“高江急峡雷霆斗”(杜甫《白帝》)般的壮美境界之中。我们则看到了人豁达的胸襟与“探奇不厌频” (《建溪舟行》其三)的性格。当行船脱离了建溪艰险的地段即 “阅尽风波后”,诗人心情分外轻松,乃借“渔歌一曲清”传达。此轻松的渔歌当是船夫所唱,但反映了船上人共同的情绪: 摆脱“闽越险”的愉悦,战胜困难的自豪。尾联两句实含有哲理,在人生的航程上,又何尝没有这样的体验呢?另外,这其中亦寄寓着作者仕途上坎坷遭际的感受。

这首诗写的是急流险滩,但语言并不奇警,相反比较平淡,使人如食橄榄,咀嚼后自有真味。这种语言风格也反映了诗人闲静镇定的心态。另外诗人注重景中寓情,具象生动,不言险而险在其中,不言美而美亦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