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唐山水诗鉴赏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联句,起于汉武帝时与群臣在柏梁台上联韵,后衍为一种诗的形式。即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文心雕龙·明诗》:“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稍不经意,会流为文字游戏。
这首咏瀑布绝句,是庐山僧侣香严闲禅师与唐宜宗李忱合作完成的①。全诗虽出于两人之手,却前后连贯,浑然天成,完成了对瀑布意象的描摹及其性格的拟人化塑造。
禅师咏前两句,着眼于瀑布历尽艰险的来源和高大雄奇的形象。深山幽谷中的无数涓涓细流,激石注嗣, 不辞辛劳, 流经千岩万壑,终于汇成汹涌的波涛,来到悬崖前,飞流直下,蔚为雄奇壮观的瀑布。人们惊讶、赞叹这突如其来的银河泼泻,殊不知唯有远眺,才能发现它的高远,出于云烟缭绕的峰顶,凝聚着千山万壑的雨露精英。
宣宗续后两句,致力于瀑布任重道远的流向和倒海翻江的胸怀。飞瀑倾泻,兔走鹰落,珠崩崖裂,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它跌落到崖前,摔成万块碎片,随即聚拢汇集,又变成万千溪涧,在岩壑中奔腾冲激。尽管受到重重阻挠,然而它决不满足于小小溪涧的暂时欢乐。它心向大海,终究要冲破阻碍,开辟前程,到大海汪洋去掀起万顷波涛。
“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沈祥龙《论词随笔》)这首咏瀑布之作,通过对瀑布形象的拟人化刻划,可以使人产生诸如“有志者事竟成”、“宝剑锋自磨砺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等联想。这众多的意蕴对于一般咏物诗已属不易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作者还巧妙地利用诗句,借以表达各自不同的心境和寓意。禅师咏的两句,既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的艰难,也有“有眼不识泰山”的歉意和激流勇进的鼓励。宣宗咏的两句,既有不甘落寞、愿有作为的情怀,更有百川归海,大展宏图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