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原文|注释|赏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②,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③,独怆然而涕下④!
·注 释
①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是战国时燕国建都之地。
②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明君主。又指前贤。
③悠悠:遥远,长久的样子。
④怆(chuang)然:悲伤的样子。
·导读入境
陈子昂,一位才华卓著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政治见识和才能的人。他对武后朝的弊政直言敢谏,却接连受到挫折,理想和愿望始终无法实现。他深感生不逢时。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作者登上了幽州台。
这是一个寂静无声的时刻,诗人悄然登上幽州台。极目远眺,时光似乎一下子倒流回战国时代。想那燕昭王,礼贤下士,重用郭隗、乐毅,终于使国家富强。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这般生不逢时,才智难展。再想想茫茫宇宙,时空无垠,人生苦短。孤零零的诗人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孤独寂寞,人生苍凉,悲从中来,不觉潸然泪下。
·赏 析
这首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抒发了一种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是骏马必思奔驰千里,是栋梁必将顶天立地,是豪杰,又有谁不想建功立业? 诗人壮志难酬,又怎能不悲凉感慨? 幽州台上放眼四望,满目空旷、寂寥,感受着那种难以言说的孤寂,怀才不遇的悲怆再也难以压抑,不免脱口而出。
诗文仅仅二十二个字,简洁铿锵,却震撼人的灵魂。无穷无尽的时空、短促有限的人生,构成了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让人感慨不已,遐想不尽。
读这首诗,让我们感受的不是消沉,也不是退避,而是一种悲怆、苍凉。透过悲凉,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伟大开拓者对事业和人生追求的责任感和时光催人的紧迫感。它是奋发的,也是激越的。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思考题
屈原的《远游》有“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兮长勤。往者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体会一下与本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