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燕铭①同志不能算是篆刻家。他在向寿石工学刻印时,或许想当一个篆刻家,但他究竟没有以篆刻家名世。从他一生的学问和事业来说, 在篆刻方面, 恐怕只能说是他的业余嗜好了。
他学篆刻开始于1919年,时年12岁。齐家是蒙族,在北京城里是所谓“世家”,但是个中等“世家”。他的祖父在清朝做过浙江的宁(波)绍(兴)道,父亲写一手好的何子贞派的小楷, 工整极了。他的汉学学问,来自吴承仕②,是当年北京的经学的名教授。有这么一个好书法的家庭, 又从一位专家学文字学,这对他写很好的小篆,进而学治印,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有相似的一个例子, 闻一多亦是擅长文字学而兼刻印的。
中国治印这门学问, 虽然大家都称颂秦汉,然秦汉治印的名家是谁?谁也不知道。那时亦无“印谱”。无非是这种东西传世多了,好事之徒把它们收集在一起, 推波助澜, 因为字形的选定, 排列的方法, 显出秦汉印的风格,这才给后来治印的篆刻家以极大的影响。这门学问,秦汉以后的晋、唐、宋、元私人用图章并不突出,亦无甚特别的章法,但元代吾丘子已开始规定刻印的守则了。到了明朝中期,弄几方石头刻上些古文字,作为名字或者作为闲章③,这个办法忽然行时起来了。不仅涌出篆刻名家,逐渐形成派别, 而且有自己的印谱。这样,到清初,周亮工甚至可以有充实资料做《印人传》④这种书了。
清代的篆刻分为徽派和浙派。燕铭同志学篆刻于寿石工,寿石工力摹邓石如、赵之谦,从师承关系看,把燕铭同志的篆刻算在邓、赵名下, 也是可以的, 虽然他自己说他依违于两派之间。说到派系, 这可讲究了。徽派怎么怎么, 浙派怎么怎么, 行家都能说出一大堆道理。可我不是行家, 既不能对徽派⑤、浙派⑥的手力、刀工和字形、线纹有所论列,也就更难对燕铭同志的作品肆为赞弹了。
前面说过, 燕铭同志搞这个东西始于1919年, 大概到1931年就停下来了。北京城里照样有各色各样的石头, 当时物价亦不贵——比不得这几年好一点的石头那样看涨,弄得想在这方面一显身手的艺术家, 到手的都是些不怎么样的东西——物质资源并不缺乏,那么他为什么忽然会把刻印刀闲置起来呢?北京城在政治运动中是个极敏感的地方。日本兵占据了东三省, 冀东出现了傀儡, 冀察两省特殊化, 同时中国工农红军进到了陕北, 还有“西安事变”。这大概都发生在1931年到1937年这些日子。燕铭同志当然坐不住了。什么邓石如⑦什么赵之谦⑧,什么徽派、浙派,什么田黄⑨、鸡血⑩,都不在话下了。一心一意在北方搞抗日的地下工作,搞群众工作, 并且到过山东聊城。以后去到延安,东奔西跑, 完全没有时间搞这个玩意儿了。政治的责任感压倒治印的艺术兴趣。
1949年进北京城后, 虽忙,还是拿起刀来刻过若干方印,最显赫的当然是那方“江山如此多娇”的白文大印了。红白灿烂的盖在人民大会堂直对大理石楼梯的壁画上,真有点气派。
气数——气数就是脱离轨道的历史,把燕铭同志贬到济南,后来干脆投之“请室”, 直到1974年。这时一根针都不准保有,更说不上刻印用的刀子。1949年以前,没有用功夫去刻图章,是因为顾不上。这些年不刻图章则完全是被动的, 强制的了。我不可惜这些年他没有刻出一方图章,我可惜他在这段时间没有为党和人民做出他可以做的事情。可能有这么一个闲章刻在他自己心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974年以“还有”形式出现在北京政治社会以后, 又再开始刻图章, 究竟替哪些同志刻过, 刻了多少方, 我不清楚。反正, 他在1976年确为我刻了三方——就是收在这个印谱里的。最后的一方,当在1977年。
现在可以这样分期, 燕铭同志的篆刻1919年到1931年为一期,1949年到1963年为一期, 1974年到1978年为一期; 中间有两度由于政治原因的间隙时期。综观这三个时期的作品, 我不管他自居为哪一派, 总之:早期的,谨严而带稚气;中期的, 气势足;晚期的,胸有郁结而手能发之。评论总应该符合实际, 难,我提出的看法不妨是外行话, 姑妄听之可也。
我们曾经是1975年十三人学习班的同学, 学习时间将及一年。并且在此期间, 又同去天津、山西、河北、河南参观过。这样,彼此就混得更熟了,既谈政治,也谈文化艺术,有时也言不及义。不管怎么样,我很佩服他政治是非是极分明的,是很有事业心的,做一件事情总是老到不苟的,燕铭同志逝世之明年, 其友人集其印谱成, 回想在最困难之岁月, 同学一年,交游又若干年, 自不能无怀念之情, 因谨叙之如此。
1980年1月
(《齐燕铭印谱》,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2年版。)
注释 ①齐燕铭——(1907—1978)蒙古族,北京人。现代剧作家。1930年中国大学国语系毕业,随吴承仕教授从事文学史研究。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8年入党,任冀南公署泰安办事处主任。1940年到延安,任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并在鲁迅艺术学院兼课。1943年主持创作京剧《逼上梁山》,系旧剧新编,戏剧史上有划时代意义。后又编《三打祝家庄》,使评剧实现革命性变革,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1945年至“文革”前,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周总理办公室主任、文化部副部长。“文革”中受迫害。“文革”后发表了不少戏剧评论作品。②吴承仕——著名学者,安徽歙县人,精研音韵训诂名物,创办进步刊物,曾参加“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民主运动。③闲章——别于公章、私章,镌刻吉祥语、诗词、成语等,盖在书画上的印章。④《印人传》——清周亮工撰,全三卷,记录作者鉴藏的宋、明旧印,及明、清著名篆刻家传记。⑤徽派:即皖派,明代何震开创的篆刻流派。⑥浙派:清初著名篆刻流派,丁敬开创的“西泠八家”等。⑦邓石如:清篆刻家,书法家。安徽怀宁人。⑧赵之谦——清篆刻家, 书画家,浙江会稽人。⑨田黄:产福州寿山,呈橘黄色的一种名贵印石。⑩鸡血——即鸡血石,昌化石的一种,有红斑石纹,刻石印材料。
赏析 这篇《齐燕铭印谱叙》,文辞简约, 旨意宏深。“叙”即“叙录”,就是序跋文。但这篇《叙》却重在表述“印谱”作者的行状、操守,颇有特色。还在“五·四”运动前夜,鲁迅先生就已倡言: “进步的美术家,——这是我对于中国美术界的要求。”并进而指出, “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热风·随感录四十三》)。这本“印谱”的作者齐燕铭同志,就是一位坚持、发扬新文化传统,热爱祖国,有正义感的“进步的美术家”。
“印谱”开篇的“叙”,虽以治印为视点,但有广阔的视野和完美的评价。“叙”中映现的“印谱”作者,既是一位铁划银钩、精雕细镂的篆刻家,又是一位叱咤风云、抗敌卫国的好男儿。它从时代高度,德才兼顾地叙述了齐燕铭治印的历程和心态,一波三折的起迄与缘由。把印艺的风骨和作者的品格,都和谐而鲜明地显现出来了。齐燕铭出生在颇有文化素养的“世家”,从小热衷于篆刻,又有名师指教,勤勉的创作实践已十有余年。但他固有以此成家名世的热切的艺术追求,更有强烈的爱国衷肠。30年代初,祖国山河板荡, 日寇长驱直入。热血青年齐燕铭义无返顾,投笔从戎,奔赴前方。“政治的责任感压倒治印的艺术兴趣”。由此足见齐燕铭杀敌救国的决心多么坚定、炽烈!他治印学艺的志趣又多么高尚、纯正!及至祖国解放,百业复苏。齐燕铭也忙里偷闲,重亲印艺。可是,正当他“气势足”,技艺精,满望为人民献艺时,无奈历史一度“脱离轨道”,国家屡遭折腾。齐燕铭与当年大批蒙冤屈、受贬斥的仁人志士同样,连正常的工作也被强制、剥夺,那有治印的心情和自由?“叙”文引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恰切地表达了“印谱”作者悲愤、郁结的心意,也深情地赞美了他是非分明、正气凛然的品格和襟怀。
“叙”文也言简意赅、脉络清晰地评介了齐燕铭治印的勤勉和坚毅。他幼年“嗜好”篆刻,功底深厚,既有名家师承,又不墨守旧规。如把浙派讲究刀法,善用切刀的特长,与皖派运刀如笔,流利清新的风格融会贯通,别创新芬。并着重例举了开国初年,人民大会堂一隅壁画上镌刻的“红白灿烂”的“江山如此多娇”的大印,可谓以一代百、以少总多地体现了齐燕铭印艺的“显赫”气派和亮丽风采。
最后,由于“叙”文作者与“印谱”作者是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挚友,又在长期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中缔结了深情厚谊,所以“叙”文笔端流露着浓郁的人情味,读之亲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