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守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着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嘉祐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科。曾任杭州通判,历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御史劾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时,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以“讥刺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卒后追谥文忠。政治上虽属旧党,但有志变革。文学上博学多才,诗词文无不精妙,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合称“苏黄”;词则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合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教战守策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习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
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此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
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故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
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事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说明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考试时,作《进策》二十五篇,分《策略》《策别》《策断》三部分。本文是《策别》的第五篇。北宋王朝从建立始,边境上外族入侵的危险始终存在。统治者一味妥协退让,边防日见空虚。作者从加强边防安全着眼,明确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严重的社会隐患,而从北宋所处内外情势分析,抗击外族入侵的战争不可避免。因此,武备荒废的现状必须改变,其具体措施就是教民习武,以为战守之备。文章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现实的生活比喻、敌我双方的矛盾几个方面反复论证,说理透辟,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有很强的说服力。
集评
王守仁曰:宋嘉祐间,海内狃于晏安,而耻言兵。长公预知北狩事,故发此议论。
——明·杨慎《三苏文范》卷九引
唐文献曰:坡翁此策,说破宋室膏肓之病,其后靖康之祸,如逆睹其事者,信乎有用之言也。至其文闳衍浩大,尤不可及。
——明·杨慎《苏长公合作》卷五引,作吕雅山语
沈德潜曰:只是安不忘危意,一用引喻,便觉切理厌情。中一段,可悟却疾,可悟防乱。
——清·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二十二
浦起龙曰:战守,军政也,以为安民策何?习兵于民,兵事实民事也。儒者之论,至宋而绝不言兵。兵籍之分,至宋而安于养乱。形容尽态,鞭起戒心。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