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
李格非(生卒年不详),字文叔,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词人李清照的父亲。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历任校书郎、礼部员外郎等。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主张“文不可以苟作”,要“字字如肺腑流出”。其文以情动人,辞气练达,颇为后人推重。有《礼记说》《洛阳名园记》。
书《洛阳名园记》后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说明
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写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文中记述了北宋洛阳十九座花园的情况,最后又写下这篇总论,明确指出他作《洛阳名园记》是有政治寓意的。作者认为,洛阳园圃的兴废,是洛阳盛衰的标志,进而又是天下治乱的标志。他敏锐地预感到,公卿贵戚放意于名园风光而忘天下之治乱,那么唐代灭亡的教训就在眼前。全文充溢着冷峻的思索、深沉的忧患,逐层推理,文辞精练,以小见大,逻辑严整,确实是“字字如肺腑流出”。
集评
邵博曰:洛阳名公卿园林,为天下第一,靖康后祝融回禄,尽取以去矣。予得李格非文叔《洛阳名园记》,读之至流涕,文叔出东坡之门,其文亦可观,如论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其知言哉。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四
谢枋得曰:名园特游观之末,今张大其事,恢广其意,谓园囿之兴废,乃洛阳盛衰之候,洛阳之盛衰乃天下治安之候,是至小之物,关系至大。有学有识,方能为此文。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