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萃《王彦与八字军》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王彦既得卫州新乡县,即传檄州郡2。金人以为大兵至也,率数万众薄彦垒,围之数重,矢注如雨3。彦兵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辄不利,彦决围以出,其众遂溃。金人见彦所乘甲马独异,复尽锐追击4;彦与麾下数十人驰赴之,所向披靡。转战十数里,弓矢且尽,会日暮,得免5。
他将往往复渡河以还6。彦收散亡,得七百人,保共城县西山7。常虑变生不测,夜则徙其寝所。其部曲曰:“我曹所以弃妻子,冒万死以从公者,感公之忠愤,期雪国家之耻耳8!今使公寝不安席,乃反相疑耶?我则非人矣!”遂皆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其诚。
彦益自感励,大布威信,与士卒同甘苦。未几,两河响应,招集忠义民兵首领如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一十九寨,十余万众9。绵亘数百里,金鼓之声相闻,自并、汾、相、卫、怀、绎间倡义讨贼者,皆受彦约束10。禀朝廷正朔,威震燕代11。金人患之,列戍相望,时遣劲兵,挠彦粮道12。彦每勒兵以待之,且战且行,大小无虑数十百战,斩获银牌首领、金环女真及夺还河南被虏生口,不可胜计13。
(以上系建炎元年十月二十九日)
王彦在西山聚兵,既集,常虑粮储不继。一日,尽发军士运粟。会奸人有告虏帅者,金人乘虚,遽以大兵薄彦垒,彦率亲兵乘高御之14。众稍却,彦大呼贾勇,士众力战,且以强弩飞石齐发,金人方稍退15。金人有死者,皆以马负尸而去。 自此金人布长围,欲持久困彦,彦绝馈运者旬余16。彦檄召诸寨兵,大至,金人乃遁去。
《遗史》曰:“金人时锐意中原,特以彦在河朔,兵势张甚,未暇南侵17。一日,虏帅召其众首领,俾以大兵再攻彦垒18。首领跪而泣曰:‘王都统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必欲使某将者,愿请死,不敢行。’其为虏所畏如此!”
(以上系建炎元年十一月九日)
【注释】 1王彦(1090—1139):宋隆德上党(今山西长治县)人,徙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字子才。曾从种师道(1051—1126)御西夏。建炎元年(1127)隶张所部,任都统制。率七千兵渡河,收复新乡。不久,被金兵围困,突围入共城(今河南辉县)西山,创“八字军”。屡创金兵,众至十余万。东京留守宗泽(1060—1128)曾召王彦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会议,拟配合其大举北伐,因赵构推行投降和议政策,未果。后率部南下,为张浚部前军统制。绍兴六年(1136),率八字军万人赴临安(今浙江杭州),被解除兵权,知邵州。八字军:因军士各在脸上刺“赤一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而得名。高宗后期起用王彦,其所部亦称“八字军”。 2卫州:今河南汲县。新乡县:今河南新乡市,宋时属卫州汲郡。檄(xi习):古代用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3薄:迫,逼近。 4甲马:用铠甲装备起来的战马。 5麾下:部下。 6往往:常常,不时。 7共(gong龚)城县:即龚城县,今河南辉县。西山:太行山。 8部、曲:均为古时军队编制名称。这里指部下。曹:辈。 9两河:指河北、河东两路。即今山西、河北两省及山东省黄河以北部分地区。 10绵亘(gen艮):连绵不断。并:并州,今山西太原市。纷:汾州,今山西汾阳县。相:相州,今河南安阳市。怀:怀州,今河南沁阳县。泽:泽州,今山西晋城县。约束:领导,指挥。 11禀:承受。正(zheng争)朔:本义为正月初一。正,一年的开始;朔,一月的开始。古代帝王易姓,有的要改变正朔(历法),如夏、商、周三代正朔均不相同。这里指仍用宋年号,拥护宋朝。燕、代:周时国名。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一带地区。 12列戍相望:防御线上岗哨布置很密。戍,指兵。 13银牌首领:身带银牌的头目。金环女真:耳佩金环的头目。都是金兵官阶的标志。生口:被虏掠去的牲畜人口。14亲兵:卫队。 15贾(gu古)勇:鼓舞士气。 16馈(kui愧):粮饷。 17《遗史》:宋赵甡之所著《中兴遗史》的简称。河朔:河北。 18俾(bi比):使。
【今译】 王彦攻取了卫州新乡县后,立即发布军事文告,号召各州郡抗击金兵。金人以为宋朝大军到了,率几万军队抵王彦阵地,围了一层又一层,箭矢雨点一般射来。王彦兵少,兵器铠甲又不精良,仓促应战,不得胜。王彦突围而出,部队溃败。金人见王彦骑坐甲马不一样,又集精锐追击。王彦和部下几十人冲向敌人,敌人纷纷败退。转战十几里,箭也快完了,遇上天黑,才得脱险。
其它战败将领,又有不少人再渡黄河来归。王彦收聚奔逃散兵,得七百人,保守共城县西山。晚上睡觉的地方迁徒不定,经常担心发生意外事变。他的部下说:“我们抛弃妻子儿女,抱着必死的决心跟从您,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您对国家的一片忠心和无限忧愤所感动,希望洗雪国家的耻辱啊!现在使您睡觉都不安稳,是反而怀疑我们吗?我们如有二心,就不是人啊! ”于是,都在脸上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大字,表示他们的忠诚。王彦更加感动奋励,树威立信,和士兵同甘共苦。不久,河北、河东两路民众纷纷响应,招集十九寨忠义民兵领袖如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有兵十多万人。长达几百里之内,锣鼓之声相闻,并州、汾州、相州、卫州、怀州、泽州之间,以大义相号召讨代金兵的部队,都接受王彦的统率。王彦遵用宋朝年号,威震河北、山西一带。金兵很害怕他,岗哨林立,经常派出精锐部队,骚扰王彦军队的粮食运输线。王彦常常部署军队,严阵以待。且战且走,大小经历百数十次战斗,杀死和俘虏金兵佩戴银牌的头目、金环的首领,以及夺还黄河以南被金兵虏去的人口、牲畜,不计其数。
王彦在西山招募兵员,既已集中,经常担心粮食储备跟不上。一天,组织全军运粟,遇上奸细报告了金兵统帅。金兵乘西山空虚,急调大军直逼王彦营寨,王彦率领卫队凭高抵御。部队稍有退却,王彦大呼鼓舞士气,兵士们奋力战斗,用强弩飞石射击投掷,金兵才渐渐退却。金兵战死的,都用马驮着送回。自此以后,布置大包围圈,想长久地围困王彦。王彦部队断绝粮运十多天。王彦发书召集各寨忠义民兵,大批救兵到来,金兵才逃去。
《中兴遗史》记载说:“金人当时一心想进攻中国,只因为王彦部队在黄河北面,十分强盛,没有机会向南进犯。一天,金帅召集大小头领,令他们带大军再一次攻打王彦阵地。头领跪下哭着说:‘王彦营寨象铁石一般坚固,不易玫下呀。您一定要派遣我去的话,愿意死,不敢去。’金兵畏惧王彦,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总案】 本文述事简洁。全文不到800字,对王彦的机智勇敢却有较好的描述。如通过王彦突围,“与麾下数十人”驰赴敌人的追兵,“所向披靡”,写出其勇;由“常虑变生不测,夜则徙其寝所”描写其智(机警)。最后借金兵酋领的口,表述金人畏王彦如虎,更从侧面烘托出王彦的智勇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