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融·溪上遇雨》原文与赏析
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缲丝,野禽不起沉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溪上遇雨》共两首,另一首重在刻画大雨骤至的景色变化,新鲜活跳。这一首兼写旱后值雨的喜悦心情,也很有特色。
“回塘”指云腾致雨,回落塘中。(杜牧《村行》“点点回塘雨”。) 首二句就写塘上雨至的奇观。一个广为人知的谜语描述雨景道:“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水里都不见”,“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可以说是最为平易近人的联想。不过本诗的联想在这个基础上有更多发挥,显得活跃得多。它联系“缲丝”这一农事活动,不但使自然景象有了人情色彩,又和农家搭上联系,照应了后文。看来这雨很大,连塘上经见的飞禽,这时都雉伏不起。塘面却出现了一种日常难得的奇观:鱼儿窜出,飞掠于水面,显然是因为天气闷热,水中氧气减少,和骤雨惊扰等等缘故所致。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抓住这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细节,以简洁的笔墨,点出该飞的不飞,不该飞的倒“飞”了,写景之中见其兴会不浅。令读者叫绝。
后二句转入人事及抒情。大雨骤至,在溪塘上作业的人们感到突然,这从“耕蓑钓笠取未暇”一句可以玩味出来。“取未暇”,即不空取,来不及取。但是否马上就去取呢?不,诗人出乎意料却又是合情合理地描写了这样一种情景,即在田中溪上的农父、渔夫们都站在那里淋雨,“秋田有望”便是此时他们狂喜的心声,或者就是他们发出的欢呼。“取未暇”三字看来大有意味:高兴还来不及,顾得上回家取蓑笠么!这里似乎也暗暗交代了题前之景,也就是大雨来前,有过的旱象。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及时雨对农民来说实是福音。《诗·小雅·大田》 “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就表现过这种喜悦。但崔道融写得更上劲——“秋田有望从淋漓”! “从(任从)淋漓”三字写狂喜,力透纸背。
此诗在写景写人上都重视细节的捕捉与刻划,讨人观察敏锐,描绘传神,而抒情在典型的场面中自然流露,这些都是与绝句体裁相宜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