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原文与赏析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这诗写于建中四年(783),当时诗人四十七岁。是年初夏,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诗人本籍长安,原又在中央任职,所以常和诸弟栖游共处;今虽升迁,但远在外郡,因而秋来十分思念诸弟,感秋而有此作。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透出思弟之苦: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京都与滁州,两地相隔千里之外;在这两地“皆秋”的夜晚,能与诸弟共望的,唯天上星河而已。这两句,“俱秋夕”的“俱”字,从两地着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色彩。“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仅“星河”在天!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多少寂寞之感!透出了诗人的多少忆昔之情!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俗有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虽然偶有黄叶落地,却引起我在空斋中的无限思归之情。“高梧”对“空斋”,这虽为衙署中的实有之景,但却正契机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 “一叶下”对“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象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从而深刻地表现出诗人思念诸弟其情甚切的情怀。
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清正的官吏,在这一点上看是十分分明而毫不含糊的。因而下作自我规劝之语: “方用忧民瘼,况自抱微痾。” “方用”,指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官阶由从六品升为正四品; “痾”,同疴,指小病。“方用”与“况自”,为递进之语。意思是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从政不力,政事不严,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而尽职;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精力不济,就更不应该为一己之念而从政事中分心了。“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无将”,不要;“蹉跎”,谓失足颠踬,岁月失时。两句意谓:夏来赴任,今方秋时,虽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时间不谓久远;还是不要将这短期的分别过度萦怀,致使颜鬓苍老,岁月失时;言下之意,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劝自己不要因念诸弟而变得苍老,正说明思弟情深,难于忘怀。
休假日访王待御不遇韦应物
清《马骀画宝》
这诗语言浅近,感情深挚,但又能把个人之事置于从政大事之下,体现了一位清正官吏应有的思想和感情。诗虽古体,但有些诗句却清丽而又对仗工稳,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若其诸弟,一阅此诗,亦定会释怀而又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