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杜甫《忆昔(其二)》七言古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①;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②;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③;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④;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⑤;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⑥。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⑦;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⑧。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⑨。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11)。
【解题】
杜甫《忆昔》诗有二首,此为其二。此诗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全诗追忆往事,引以为鉴,故题日《忆昔》。此诗追叙开元盛世时国强民富,盗息人安,政治清明,风俗淳厚。但唐玄宗后期荒淫失政,致使战乱发生,生灵涂炭。诗中“极望代宗拨乱反治,复见开明之盛焉”(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三)。
【注释】
①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开元年间,中国封建经济发展为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小邑:小城市。犹藏万家室:尚且居住着万户人家(大邑则可想见)。②流脂:饱满。粟(su)米:小米。仓廪(lin):贮存谷物的称仓,贮藏米的称廪。③二句写社会安定。九州:传说我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分九州,后以此泛指全中国。豺虎:比喻盗贼。不劳吉日出:不必选定吉祥日子出行。④齐纨(wan)鲁缟(gao):今山东一带所产丝织品。齐为今山东省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鲁指今山东泰山以南地区;纨是细致洁白的薄绸,缟是未染色的绢。班班:众车行驶声。桑:作动词用,采桑养蚕织绸的意思。不相失:各守生产岗位,不会失散。⑤二句意谓宫中皇帝演奏《云门》之乐;朋友间亲密无间,如胶似漆。圣人:指皇帝。云门:祀天神的舞乐名。
⑥百馀年:唐代自高祖武德元年(618)开国至玄宗开元末年(741),有一百二十多年。叔孙礼乐:叔孙通原为秦博士,后归汉,为汉高祖刘邦制定礼乐。萧何:汉初宰相,制订《九章律》,今已佚。此处以汉初喻唐代前期的兴盛。⑦此下转入写当今。二句意谓哪里听说过一匹绢要值万钱,有田可种谷如今却不种,而在田里打仗流血。直:同“值”。⑧二句写安史之乱后的惨状。上句用东汉末董卓烧洛阳宫殿事喻指京师破坏之严重,下句则指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入侵,代宗奔陕,长安失陷,宗庙毁坏。狐兔:指入侵的吐蕃。新除:杜甫写此诗时,吐蕃已退走,代宗已还长安,故云“新除”。⑨二句意谓诗人不忍向耆旧打听情况,怕他们从安史之乱初讲起,惹得彼此伤心。耆旧:年高有声望的人。
⑩二句意谓自己是愚笨无能之人,蒙朝廷记得而授予官职享受俸禄。小臣:杜甫自称。鲁钝:笨拙。记识(zhi):记忆。禄:俸禄。秩:官职,杜甫当时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为检校工部员外郎。(11)二句意谓希望皇上能像周宣王那样,使王室中兴,衰疾缠身的诗人在成都热切期待。周宣中兴:西周宣王在其父厉王衰败之后即位,一度使周王朝复兴。我皇:指唐代宗。洒血:一作“洒泪”,极言自己企盼中兴的迫切。江汉:唐人诗文中常以“江汉”指成都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