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三咏·宋·叶绍翁》原文与赏析

宋·叶绍翁

织篱为界编红槿, 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 一间茅屋两池菱。

田因水坏秧重播, 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 绿桑采尽竹梯闲。

抱儿更送田头饭, 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 绿杨庭院正秋千。

这是一组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叶绍翁属江湖诗派,一生飘泊,耽于田园风光。在这组诗里,作者借江南农村即景,寄托自己淡泊宁静的情怀,同时对野老农妇的清苦生活给予深切的同情。

第一首诗描写田园野趣。农家茅舍前,木槿编成的绿篱点缀着耀眼的红花, 一条蜿蜒小路伸向田埂,断缺处用石块连接。寥寥几笔,写尽了“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致。接下去,诗人点明茅舍的主人是野老,交待其简单的生活追求:“一间茅屋两池菱”,并对他“无力买田聊种水”(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清苦生活给予关切。

这首诗朴实无华,情趣天然。诗人在摄取农村生活小景时,其美学旨归是恬淡的野趣。你看,诗人笔下的绿篱、石桥、茅舍、菱池,几乎是随意驱使,浑然天成。诗中的人物不是农妇,不是丁壮,亦不是娇娃,而是野老,这和周围的景色、情趣多么谐调。其实野老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借咏叹“野老生涯”抒发超凡脱俗的幽独情怀。

第二首,通过四组镜头,勾勒出完整的农事生活画图。这里,重点谈谈本诗的内在联系。其一,每句诗各成因果关系。“田因水坏”,农夫要紧张地补种秧苗:因为蚕事繁忙,所以家家关门闭户。明谢肇淛《西吴枝乘》:“吴兴以四月为蚕月,家家闭户……谓之蚕禁。”黄昏,牧牛归家,故田野格外空旷;初夏,柔桑采尽,因而竹梯闲置一旁。四幅画面,自成因果,且不露痕迹。其二,句与句、联与联之间,通过对照、相关等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二句之间通过地点的变化相互照应。补种秧苗是户外劳动,关门养蚕是户内劳动,户内户外皆忙得不亦乐乎。三、四句之间通过色彩和形态的对比相互照应。三句写黄色的牧牛,四句写绿色的桑株,黄绿相映,色采宜人;牧牛归来是动态描写,竹梯闲置是静态描写,一动一静,错落有序。第一联写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第二联写悠然自得的休憩场面,一张一弛,表现出农村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本诗构思绵密,天衣无缝。一句一景,景景有连系,而连系的手法又不单一、板滞,故此诗活泼而有情趣,给人美的享受。

第三首,着意塑造一个勤俭的妇女形象。“抱儿”已够繁忙的了,还要往田头送饭,足见其家务负荷之重。无暇梳洗打扮,也无力购买脂粉,只好乘烧饭间隙,浓调灶头黑灰,信手涂抹双鬓,这也是无法再简的妆梳了,字里行间寄予着深切的同情。接下去,诗人未继续写农妇,也未就此发表议论,而是宕开一笔,把读者带到“绿杨庭院”:正是春光明媚的季节、绿杨深处,红袖小姐正在得意地荡着秋千。小诗到此戛然而收,给读者留下无限的回味余地。为了进行鲜明的对照,诗人在色采上着意渲染,前两句的色采是暗淡的,后两句的色采是明丽的,两联之间用“争信”二字连接,表现诗人对不公正人世强烈愤慨。

这三首田园诗语言浅近,韵味悠长,多用白描手法,于平淡中见真情,在我国古代田园诗中堪称为优秀篇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