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醉本《兰亭》》题画诗赏析

薛绍彭

东晋风流胜事多,一时人物尽消磨。

不因醉本《兰亭》在,后世谁知旧永和。

薛绍彭,北宋书法家。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藏法书名画甚多。工正行草书,笔致清润遒丽,雅正多古意,颇有晋人风韵。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米芾《书史》曾说:“薛绍彭以书画情好相同,尝寄书云: ‘书画间,久不见薛米。’余答以诗云: ‘世言米薛或薛米,犹言弟兄与兄弟。’”可见二人过从甚密。存世书迹有《兰亭临写本》、 《昨日帖》等多种。这首咏书诗,为薛绍彭题《兰亭》清閟堂杨伯时本所作,见宋桑世昌《兰亭考》。

魏晋是文化心理追求自由解放,富于艺术精神和哲学意味的时代,其审美意识也趋于自觉,于是人物品藻蔚为风尚,游山玩水盛极一时,文人喜爱玄学清淡,崇尚名言隽语……而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的兰亭盛会,又可说是时代风尚的一次集中表现,事见米芾《跋褚模〈兰亭序〉》一诗赏析。当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据桑世昌《兰亭考》所录,王羲之、谢安等十一人“各成四言、五言诗一首”。姑举王羲之五言《兰亭诗》以见东晋的名士风流之一斑。诗云:

仰眺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靡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

此外,郄昙、王丰之等十五人各成一篇,王献之、谢瑰等十六人“诗不成,罚酒三巨霰。对于这类体现晋人风度的轶事佳话,古籍中记载较丰,薛绍彭以“东晋风流胜事多”一语概之。

但是,又正如《兰亭序》所说,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随着历史的发展,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所以薛诗又云: “一时人物尽消磨。”一生笃好《兰亭序》的薛绍彭,抚今追昔,也不禁感慨系之了。

酒,往往能助书,兴来,意来,神来,颠张醉素就是适例, 《兰亭序》亦为王羲之醉后所书。唐何延之《兰亭记》说: “是时乃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祓禊所书者”。因此, 《禊帖》亦称醉本《兰亭序》。山阴以兰亭重,兰亭以《禊帖》重。试想,如果没有记载当时修禊于会稽山阴盛况的《兰亭序》,如果没有以“永和九年”为起句的《兰亭序》,后人就不可能向往于醉墨风流的东晋永和年。《兰亭考》有如下一段记载:

韩忠献王帅定武,喜得《兰亭石刻诗》云:……“欲继永和修故事,愧无神笔走龙蛇。”又云: “欲学永和当日序,愧无奇笔绍前踪。”又云: “一觞一咏无丝管,恰似兰亭列坐时。”又云: “休论俯仰为陈迹,且学山阴祓禊杯。”又云: “会余俯仰皆陈迹,不醉山阴定笑人。”

这类富于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的风流胜事之所以能令人神往,不正是由于醉本《兰亭序》及其摹本、石刻的流传。所以薛绍彭诗说: “不因醉本《兰亭》在,后世谁知旧永和。”

这首题书诗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在于作者自己沉浸在《兰亭》故事里,他调动想象,驰骋情思,发思古之幽情,神游于永和年间的翰墨风流;其次,这首诗的语言也明白流畅,雅而不俗,文质兼美,音韵谐和,读来琅琅上口,易于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