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莲花图》题画诗赏析

王问

秋风江上采莲花,每岁逢君不在家。

下渚霜寒伤北望,红衣落尽水成霞。

【评说】

本诗选自陈焯《湘管斋寓赏编》卷六。

王问(1497—1576),明代画家,字子裕,号仲山。学者称仲山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七年(1358)进士及第,授户部主事,历仕车驾郎中,擢广东按察佥事,半途而归,隐于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书法以自娱。擅画,风格苍古,点染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有《仲山诗逊。

画幅上还有王问自己的题跋,云:“隆庆壬申,予卧溪馆,见莲花浥露,有一、二片坠者,水上晓色烂然,景意更佳,写与鉴儿藏之。七十六翁仲山王问。”壬申,即隆庆六年(1572),画家时年七十六岁。鉴儿,王问之子,当时正在北方任职,故画家将闲卧溪馆时的意兴写成此图,并题上诗,寄与远方的儿子,聊寄相念情思。陈焯亲见此图,曾评曰:“此幅白描写意折枝也,而以小蓼草敷衬花叶茎下,宛有月白风清欲坠时意态。”“月白”句,乃唐陆龟蒙《白莲》“月晓风清欲坠时”句,夺换一字。

这首题画诗,并不着意于画面红莲形象的刻画,它抒情味特别浓,是画家借着题画的机会,抒发思念亲人(思子)的情怀。全使用“蝉蜕而下”的写法,诗意蝉联而下,笔走流珠,意灵彻而语畅达。首句由画面的“写意折枝”莲花的形象联想到“采莲花”,次句紧承,说每年采莲花时,“君”总是不在家,引发起思念“君”的情意。第三句自首句“采莲花”折入,推进一层,说采莲花处“下渚”霜重,触发起老人“北望”思亲的伤感情绪。结句采用反振手法,振起一笔,秋寒来临,红衣落尽,固然可伤,然而红莲花瓣飘浮水上,映着晨曦,竟成彩霞,“晓色烂然,景色更佳”,在优美的意象里,寄托着老人的一点宽慰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