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兰菊》题画诗赏析

张维屏

见兰思灵均,对菊慕靖节

人去花自开,花谢人不灭。

【注释】

①灵均:指爱国诗人屈原,灵均为其字。《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②靖节:指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死后,私谥“靖节”。

【评说】

本诗选自《张南山全集》。

张维屏(1780—1859),近代诗人,字子树,号南山,因癖好松,又号松心子,晚署珠海老渔、唱霞渔者,广东番禺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道光二年(1822)进士及第。曾任湖北、江西等州县地方官,为官清廉,终不耐官场之腐败,十六年辞官归故里。在道光年间,以诗著称,与黄培芳、谭敬昭号称“粤东三子”。其诗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写真情实景,于白描笔墨中又时见含蓄凝炼。鸦片战争期间,诗情激昂,写了一系列反帝爱国的诗篇。著有诗、文及《听松庐诗话》、《艺谈录》等,后人汇集成《张南山全集》。

梅兰竹菊“四君子”,向为画士所钟爱的。兰花风姿确非一般,它并不以艳丽之色迎人,若无识者采撷,宁愿自守芳洁,是羞于自荐的。然而,“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在春风雨露滋润下的兰花,尽管藏身乱蓬萧艾之中,但幽香远溢,清雅沁人。秋风飒飒,阴气方张,独有黄菊独立三秋,冲寒而放,傲视风霜,冒犯“群威”,此为菊花之神姿。但是,兰菊的动人之处,不仅在外观形貌,更在于内蕴的韵致和精神,这种精神内涵在古代仁人志士身上无不得以集中体现。诗人于是由画中之花,联想到古代的两位诗人:屈原和陶渊明,抒发了对他们的思慕和敬仰之情。屈原在《离骚》等诗作中屡次写兰菊,尝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陶渊明也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虽然灵均、靖节早已逝去,但是兰菊依旧,而且他们的题咏,便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气质,极大提高了精神品味,因而它们的形象也就格外特立卓异,冠绝群芳。四季更迭,花谢花落,实属自然常事,然而屈原、陶渊明的清姿丽质、高风亮节,却犹如兰菊的幽韵清芬,永不绝灭,永远沾溉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