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
熙载真名士①,风流追谢安②。
每留宾客饮,歌舞杂相欢。
却有丹青士,灯前密细看。
谁知筵上景,明日到金銮③。
【注释】
①名士:知名之士。魏晋以后专指蔑视礼法、任性而行、好讲玄学的人为名士,《世说新语·品藻》:“韩康伯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 ②谢安:东晋谢安隐居于会稽东山,蓄妓相随。《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多蓄女妓,携持游肆也。”’ ③金銮:即金銮殿,本为唐宫殿名,后代用以指皇宫内之正殿。
【评说】
本诗选自赵琦美《赵氏铁网珊瑚》卷一一、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一。
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任画院待诏,善画人物。他受后主李煜之命,画《韩熙载夜宴图》,此事有史实依据,《五代史补》卷五:“伪主(指李后主)知之,虽怒,以其大臣,不欲直指其过,因命待诏画为图以赐之,使其自愧。而熙载视之安然。”顾闳中画作的历史故事图,如《明皇击梧桐图》、《山阴图》都已失传,而《韩熙载夜宴图》却流传至今,为稀世珍品,藏故宫博物院,素绢本,设色,横335.5厘米,纵28.7厘米,是一个长卷。这个手卷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宴饮歌舞生活为题材画成,分五段,即“听乐”、“观舞”、“歇息”、“清吹”、“送别”,各段以屏风相隔,又以屏风相连,每段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出现一个场面,有许多人物,以韩熙载为中心,构成一幅连环图。这幅画工笔重彩,布局合理,人物刻画细致,主次分明,重点表现韩熙载的面部表情、形貌神态,具有肖像画的特征,反映了画家具有极高的写实技巧和再现能力,标志着五代时人物画的新水平。
《韩熙载夜宴图》在流传过程中,为之题跋、题诗的人很多,元代有郑元祐、张简、张雨、何广、顾瑛、月山道人、钱惟善等人。郑元祐的题画诗是其中较好的一首。诗用五言律诗的体式,分两层。前四句,赞韩熙载夜宴的风流韵事。前代有人以为韩熙载纵乐误国,但是郑元祐不以为然,他认为韩熙载耽于歌舞、好于声色、专为夜饮,是名士风流的举动,可以与谢安媲美。韩熙载为北方豪门势家,又多才能,投南唐后,受后主李煜的猜忌。联系韩的生平及其仕南唐的处境,很容易了解韩熙载纵乐疏狂的举动,表现出韬晦避祸、明哲保身的思想。《五代史补》卷五说:“韩熙载仕江南,官至中书侍郎,晚年不羁,女仆百人。每延请宾客,而先令女仆与之相见,或调戏,或殴击,或加以争夺靴笏,无不曲尽,然后熙载始缓步而出,习以为常。”元代诗人张简《题顾闳中夜宴图》诗云:“李煜非英主,韩郎欲自污。”诗意比郑元祐直露,但两人的艺术意想是一致的。后四句,叙述顾闳中奉命窥看夜宴作图的过程。《宣和画谱》卷七:“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郑元祐题诗的结尾,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事实。张雨题本图诗也说:“堪怜此际欢无极,岂顾堂前有瞰人。”张简则云:“谁知偷眼客,明日进新图。”均与郑元祐诗同意,可以参看。
本诗并未面面俱到地再现画面,具体细致地描述人物形象,也没有赞誉画家的画艺和发表绘画的理论,却跳开画面,形象地反映了顾闳中作画的本事及其政治目的,与众不同地肯定了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名士风度,可见这首题画诗在写法上是很有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