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比以纪情事云。
三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风月。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张炎(1248—? ),宋代词人。字叔夏,号玉田、 乐笑翁,原籍西秦,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南宋初大将张俊的六世孙,宋亡前,过着豪侈而清雅的生活,宋亡后,落魄纵游。他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擅音律、善书画、工诗词,写作“雅词”,词风婉雅。舒岳祥《赠玉田序》说他: “诗有姜尧章深婉之风,词有周清真雅丽之思,画有赵子固潇洒之意。”张炎善画水仙花,喜与画友交游,写作近三十首题画词,是两宋时代写题画词最多最好的一位词人。有《山中白云词》、《词源》传世。
这首词,是题咏郑思肖所画的墨兰图的。郑思肖,字所南,详见郑思肖《墨兰》赏析。词前有一段小序,赞美兰花清真的品格,略述作词缘起。“兰曰国香”,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贵重兰花。 《左传·宣公三年》: “兰有国香”。黄庭坚说:“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书幽芳亭》)兰如君子,如哲人,虽然含香体洁,然而它从不以色香自我炫耀,真正得到天宇间清真之气。屈原将兰蕙写入《离骚》之中, “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兰蕙比喻具有贞操的君子。自此以后,兰之盛名深入人心,张炎说:“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就是称颂屈原“独将兰蕙入离骚”在我国民族文化思想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功绩。词人因为看到了郑思肖画的数笔墨兰,有感于画家的思想品格,写作这首题画词,歌颂了郑思肖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词的上阕,先从画上墨兰的形态落笔: “三花一叶。比似前时别。”所南翁运用减笔的画法,并且已经到了不能再减的程度,画一枝着三花,却只画一片叶,用以突出兰花。画兰与真兰一模一样,难分真假,与前次见到和分别时的那枝兰花,十分相似。兰花志同道合的明友是梅花。张炎写到兰,总是将它与梅联系起来,如《清平乐·题处梅家藏所南翁画兰》“要与闲梅相处,孤山山下人家。”词人看到所南翁画兰,便联想到梅花。可以向谁数说兰的坚贞品格呢?去寻找西湖里孤山下的梅花,可是, “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风月”,天气还不寒冷,梅花尚未开放,茫茫西湖烟水,无处可与人数说。上阕后两句,紧承上两句,由兰的形态写到兰的品格,借梅以颂兰,词笔深婉,曲折写来,意含言外。
过变处直承上阕,首句的“贞芳”,便是上阕“无处说”所要说的具体内容。下阕词意显明,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坚贞的芳兰,只应该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与尘世毫不相关,隐喻君子隐居深山,虽遇穷困、厄世,未尝改变自己的气节。下阕的结穴处点明题意: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清影,与小序关连,便是“天之清者也”,画上墨兰清幽的身影,长留天地间,但是,它的“幽香”却吹不到人间。这句词,意含双关。就绘画艺术讲,靠嗅觉器官感受到的“幽香”,是无法在画面上描绘出来的,所以说“幽香”不到人间,观画者闻不到兰的馨香。然而,词的深层意蕴,与张炎《清平乐·题处梅家藏所南翁画兰》 “千古不随流水”的用意是一致的,都是歌颂郑思肖在宋亡后不愿随波逐流、坚贞不屈、义不仕元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
全词采用隐喻手法,将题画、咏兰与歌颂画家郑思肖的品格结合起来描写,画格、花品与人的德行,浑然一体。同时,词里还倾注着词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张炎在《疏影·梅影》里说: “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借着咏梅,自抒坚持孤贞的的怀抱志向,在《壶中天》词里说: “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香”,借着咏兰,表白自己淡泊清高的生活情趣。这些情操,都与郑思肖是一致的。因此,本词的“不以色香自炫”、 “贞芳只合深山”、“幽香不到人间”等等词意,不只是兰的礼赞,不只是画家郑思肖的颂歌,也还是词人内心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