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龙泉洞
位于宣州市东南35公里的碧山腹中。碧山座落在蜜枣之乡——水东镇境内,皖赣铁路穿越水东。龙泉洞在芜(湖)黄(山)公路一侧,水阳江畔,深藏于碧山诸峰中,属石灰岩溶洞,以险窦深泉称奇。龙泉洞历史悠久,约在3亿年前已形成山洞,清光绪《宣城县志》载:“洞口低仄,伛偻蹲伏始可入。洞中有平田、池沼、田埂、鸥鹭诸形。秉烛以游,幽曲深邃。”后洞口填塞,湮没二百余年。1978年大旱,村民寻找水源,发现此洞。经开发定名为碧山龙泉洞。洞厅面积12000多平方米,深2公里,整个洞穴终年恒温18℃,洞中云雾缭绕,分上中下三层,辟有七厅一河。
〔古诗文赏析〕 游龙泉洞 明·徐侍聘
携友寻芳到碧山,披襟落帽洞中间。
石梯高步银河汉,丹穴深游碧海岩。
烛映赤壁红霞内,烟笼翠壑白云环。
回来迷失来时路,始信仙家别有天。
龙泉洞是宣城著名的游览胜地。这首纪行诗描述了游览龙泉洞的全过程。
诗的头二句写诗人与友人到碧山寻幽探奇的闲情逸致。碧山是远离城市的一个优雅所在。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其明丽秀雅的景色从李白诗中已可略见一斑。“披襟落帽”,见诗人潇洒豁达的形象。游兴正浓的诗人,徜徉于山水之间,也许会领略到和李白诗中一样的佳境、鲜艳的桃花,三三两两,飘落在淙淙流淌的山溪之上,悠闲地流向远方。但这并非诗人此行的主要目的。
三、四句从洞外写到洞内。诗人没有去实写洞内境界,而是写自己内心的感触。那景色留给诗人最深的印象,是如银河垂地,如碧海龙宫漫游。“石梯高步银河汉”,充分写出主洞大而高的气象,加上洞内飞瀑及从石隙中闪现的丝缕光线,更增添了诗人幻觉的真实感。“丹穴深游碧海岩”,“丹穴”,以洞穴的石壁色调呈赭红色而来,又可理解为:其穴深幽,或为神穴道人炼丹之佳处。深游此间,如置身于碧海龙宫之内。谓之“碧海岩”,是以岩洞的各种蚀纹、石瀑布、石柱、石幔等,形状奇幻多姿,有类海底世界,给人一种神奇瑰丽的意趣。前句是仰视,后句是俯视,俯仰之间,呈现出极强的高度差,充分显示了溶洞的气势和规模,也曲折地反映龙泉洞得名的由来及洞中景物的特色。
五、六句,以洞内与洞外之景相映衬。洞内,突出色彩的暖色调:“赤”、“红”,与“烛映”,与石壁本身的色调、与诗人的想象(“霞”之“闪”)相关联,造成如临其境之感;而“烟笼翠壑白云环”,似乎与上句不太关联,一下子从洞内跳到洞外的描写去了,而实际上,诗人的用心在于以洞外的世界来进一步补足洞内的天地:白云笼罩下的碧山,一见其高大,二见其神秘,从山的外围烘托出洞穴内部的深幽。
结尾二句,由洞外之景生发为一个更奇妙的世界,令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渔人迷失其所在,不复得路,与诗人的迷失来时路,而后来的龙泉洞果真又迷失数百年,似乎是巧合,却同样是“仙家别有天”的结果。
(周家群)
〔现代散文〕 “携友寻芳到碧山……”这首署名为“拓山居士”的题诗,1980年才从人们重新发现的龙泉洞石壁上抄写出来。自此,这首湮没了几百年的地宫洞府又以其美妙的神韵,引招无数的游人。
龙泉洞座落在宣州市水东镇的碧山冲中。从出产著名的金丝琥珀枣的水东镇出发,穿过著名书法家张恺帆写的“碧山龙泉洞”的牌坊,沿途婆娑的枣林和葱翠的稼禾十分诱人,若是春满江南,那满山的映山红如火如荼,万绿丛中一派赤丹,如诗如醉。龙泉洞所在的碧山中,距水东古镇约3公里。山冲为一谷地,三山环抱洞口,洞外的山庄典雅俊秀,为游人食宿、娱乐的场所;迎宾山庄的周围,那或是亭阁、或为长廊的竹编而成的茶座、售货亭和小憩间,一派皖南传统建筑风格,似古韵流淌,先期夺人。
入洞府,依山临洞建造的入口建筑飞檐流丹,万山的苍翠一点红染,协调、秀美而充满生机。入洞后,走完30多米的“九曲回廊”,洞厅豁然开朗,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或形如山川峻秀,或形似生肖活泼,或形象飞禽,或逼真走兽,形神兼备发人不尽的遐想和回味,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洞内有大小洞、宫、厅、殿、廊百处。洞上有厅,厅上藏宫,宫中存洞,洞殿廊相交不绝,可谓盘旋曲折,层次叠出,空灵剔透,光景迷幻,美不胜收。洞内各有相对集中的景区,又各有特色。如“银河厅”光彩逼空,钟乳倒悬,似九天河汉,气温宜人;“墨香殿”墨香胜纸,四壁上留有宋至清朝中叶的名人贤士题墨20处,大诗人施闰章曾入此处,其诗章至今依稀可辨。奇怪的是这“墨香殿”里竟有酷似实物的文房四宝的钟乳石造形;那“白龙宫”老小白龙憨态可掬;“水晶洞”迷幻诱人,洞内水国在光的映照下,倒影晃荡,深不可测;还有“百兽厅”百兽戏舞,“瑶池仙境”仙气迷濛,都给人们深深的感官刺激和留下无穷的遐想。洞不大,总面积大约1.2万平方米,共有七个大厅,而其中四个厅系由一整块岩石溶蚀而成,这在天下的溶洞中,堪为一绝。
游完洞府,游人可在碧山冲内的任何典雅的茶室小憩,品历史名茶“横纹茶”,品尝历史贡品“金丝琥珀枣”,听这里的老人讲述碧山古朴优雅的传说故事,那乐处是叫人永远难忘的。
(潘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