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采石山》原文与赏析

汤显祖《采石山》原文与赏析

汤显祖

夕阳千里弄舟还,一片秋声两岸山。

醉着锦袍如梦杳,月明何限水云间。

采石山,即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翠螺山麓,巨石突兀江干,下临长江,背依群山。传说古时有金牛自此入江,故名牛渚。又传说这里曾出过五彩石,三国吴时改称采石。采石矶峭拔险峻,与长江西岸和州 (今安徽和县) 横山相对,历来为津梁要塞,防守重镇,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唐代大诗人李白来采石游玩,面对这里青山绵延、大江波涌,茂林婆娑,月明如鉴的美景流连忘返,写下许多篇。相传他在这里醉捉水中月影,落江溺死。后人为他在采石修筑了衣冠冢,以为纪念。李白身后,历代文人学士追谪仙足迹,吊诗人遗踪,寻访至此,更写下无数佳作。汤显祖这首《采石山》即是乘舟过采石时怀念李白之作。

头两句交错为文,互相补充,应糅合到一起来理解。作者选取了最典型的景致,说明了作诗的时间与地点。“夕阳”指明傍晚,而“一片秋声”则进一步说明季节。“千里弄舟”指明在长江之上,而“两岸青山”则进一步说明舟行何处,原来是到了两岸青山夹江而立的采石山了。长江的特点,古代尤为人们所熟知乐道的是其千里直下,两岸苍翠,猿鸟啼鸣。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有“千里江陵一日还”之句,他的《牛渚矶》诗中又写道:“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汤显祖的诗,显然用了古人之意,但读来并不令人感到单薄拘泥,因为在简洁明白地点明时间空间之外,他还表现了彼时彼地他对眼前之景的独到感受。“夕阳”、“千里”、“两岸山”等意象相迭加,呈现出作者眼中一个渺远迷濛的世界: 大江奔流来自天际,两岸高山耸立,夕阳之下,江面金麟万点,山巅斜晖如烟,千里内外,山水之间,一片令人目眩的橙色。但作者所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这种极辽阔的悠然恬静。细读诗句,能感到其间充满动意。原来,水上有一只弄涛的小舟,原来,两岸山间有不绝的秋声。作者感到风拂胸臆,声盈于耳。人们可以想象,小舟飞驶,舟中之人巾袂飘举,两岸山峰不断掠过,而山中传来的飒飒风声,虫鸟寒鸣声,木叶摇落声,声声相应,连成一片,令人心惊神竦。这一只小舟,两岸秋声,使得所写之景油然生发出活力。再仔细体察,还能发现作者心境的微妙转变。本来,“千里弄舟”流露出几分豪放与活泼, 然而夕阳落暉之中忽闻一片秋声, 不觉使人感觉肃杀凄凉。 这样,作者便将他在特定的时间过采石山时的诸多感受,通过短短两句诗充分表达出来。

三、四句是见景生情之叹。第三句承上启下,转接得十分巧妙自然。在夕阳落暉里来到采石山, 闻秋声而倍感凄凉, 作者自然而然地想起一生飘泊,晚年凄清,终死于采石的旷古诗才李太白。旧传李白身穿宫锦袍,醉游采石,跳江捉月而死。“梦杳”: 如梦幻般杳无声息,指落江身亡。作者以惋伤的心情叹道: 天才的诗人醉中身着锦袍,江中捉月,沉入水底,如梦一般消逝了,皎洁的明月处处皆有,并不只限于云水之中,为何定要去水中寻觅呢? 诗人不幸而死,固然令作者惋惜哀伤,但此时此地,追忆诗人,又并非仅仅是惋伤而已。由末句“月明”而起兴的情思是极为丰富的。李白的一生与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借月来写客愁相思,也将自己的坎坷身世寄于明月。就在采石这个地方,他曾写道:“登舟望明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夜泊牛渚怀古》)东晋安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一次月夜泛舟,听到袁宏高吟其咏史之作,大为赏识,遂使自幼孤贫的袁宏声名大显。李白在牛渚夜望秋月,联想到自己的遭际,不禁感慨系之。诗人还视月为挚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最后,诗人之死也与明月密不可分。作者当然是谙熟这一切的,来到采石,由诗人捉月而亡,联想到他曾在此对月感怀,想到他一生与月倾心相交,触景生情,不由得感叹万分。像李白这样的旷世奇才,本当深得人们的赏识,深受国家的重用,为何却令他终生不得意,以至于去云水间寻找知己呢? 而若把明月视为知友,那么“何限水云间”一句,则又含有“天下谁人不知君”之意。即便是后李白八百年而生的作者本人,不也是对他极为仰慕、爱戴吗? 当作者顺江放舟来至采石,面对秋日近晚时分的山声水色,缅怀起前朝的伟大诗人,一方而对他的死无限惋伤,一方面又抒发了对其飘零身世的深深叹惜,以及向往、仰慕的不尽之情。短短四句,既记游写景,又怀古抒情,意蕴丰富,情致多变,确可视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