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凝《牡丹》原文与赏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这是一首吟咏牡丹的诗作。诗人起笔之句,就写出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牡丹是唐代的名花,当时宫苑、府第、僧舍、民家竞相栽培,蔚然成风。牡丹花开之际,洛阳城里,车水马龙,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前往观赏。著名诗人欧阳修把洛阳牡丹和其他地方的牡丹一一比较,深为叹服,盛誉牡丹“洛阳者为天下第一。”(《洛阳牡丹记》) 多彩艳丽的洛阳牡丹谁人不爱? 她的美丽姿态把洛阳城的美好风光都独占了。“占断”,是独占之意。“物华”,是指美好的景物。牡丹花占尽了洛阳城的风采,是如何的美丽呢?诗人澄思渺虑; 缘地驰想,将艳冠群芳的牡丹比做美丽无比的洛神,给人以“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温庭筠诗) 之感,洛河神女比洛阳牡丹如同西子比西湖,的确是相映成趣。使人感到牡丹花花姿艳丽芳香,气质高雅娴静。诗的后两句“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诗中的“洛川神女”即宓妃,传说是伏羲氏的女儿,溺死于洛水而为洛水之神。屈原的《离骚》和宋玉的《高唐赋》中都出现了洛川神女,但屈原的作品中的宓妃是一位高傲无礼的女神,宋玉的作品中出现的只是简单的情节,与美丽的洛阳牡丹相去甚远。曹植的《洛神赋》中洛神的形象才美丽而丰满。牡丹花的“千姿万态”,诗人让读者循着洛神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曹植《洛神赋》) 的袅娜步态去追忆去联想,那柔美的体态,雍容的姿质,华贵的服饰……,牡丹花的艳色丽姿在读者的脑海中也就历历呈现了。最后一句诗,句化用了《洛神赋》的诗句,《洛神赋》有这样一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洛川神女从远处看,象灿烂的太阳从朝霞中升起; 这首诗的末句“千娇万态破朝霞”,写洛阳牡丹的美丽姿态象阳光冲破朝霞那样绚丽多彩,就此结束全诗,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作者以牡丹为审美主体,但却没有图形摄貌,而是以拟人的修饰方法,把牡丹美和洛神美融为一体,把牡丹写得形神兼备,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天地,感到牡丹动人的姿色在诗人的笔下有几分情趣。诗人借助于洛阳的神话传说去驰骋联想,把洛阳牡丹和洛川神女联系起来,使读者感到洛阳这个美丽的地方的确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