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八月望夜无月有感二首(其一)》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素波凉晕淡曾城,怊怅三年此夜情。①
独卷疏帷成默坐,暗虫相应作秋声。②
【注释】 ①素波:指月光。从谢庄《月赋》“素月流天”句化出。凉晕:指月亮周围的光环,这是月光经过云层中水分折射而形成的光象。因为是“秋月”故冠以“凉”字。曾:通“层”,这里含有高的意思。②疏帷:指稀疏的遮挡门窗的帷幕。
【译文】 月色朦胧,隐约看到远处的高楼;盼月何曾见清辉,惘然失意度过了三个中秋。无月可赏,独自卷着帷幕,无聊默坐,只听见虫声凄咽,此起彼伏,使人更加忧愁。
【集评】 今·李廷先:“含而不露,朦胧而不晦涩,写得流畅自然,托物寄意,委曲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有点唐人风味。”(《宋诗鉴赏辞典》第68页)
【总案】 庆历元年(1041)宋庠与宰相吕夷简政见不合,罢参知政事,出知扬州;宋祁也托病请求外调,出知寿州,在庆历三年(1043)写下了此诗。同题第二首云:“正恨浮云无意绪,世间偏恼最明时。”在另一首《中秋望夕不见月》五言排律也说:“此夜浮云恶,胡然溷太清。”可见,作者怨恨浮云蔽月,与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意蕴相似,以此喻指邪佞之毁忠良。联系到本诗写作时间和背景,托意自明。从艺术表现角度看,此诗以“素波凉晕淡”五字描画朦胧月色,结尾又以“暗虫相应作秋声”渲染烘托,确实写得含蓄蕴藉,胜于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