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风景名胜区·天下第二泉》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无锡惠山东麓头茅峰下,惠山有9龙13泉,以二泉最负盛名。古称惠山泉,唐大历年间(公元767——779年)县令敬澄“考古按图,葺而筑之”,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唐代茶圣陆羽曾评定天下泉水20种,以江州庐山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石泉水为第二……,所以惠山泉又称“陆子泉”。宋徽宗将二泉水列为贡品,月进百坛。苏东坡在此留下了“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名句。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六下江南,均曾到此品泉题诗。自从近代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一曲《二泉映月》,二泉从此蜚声海外。二泉分上、中、下三池。上池为八角形,水质最好,汲泉者均取此水,千百年来,石槛被踩陷10多厘米。中池为方形,紧邻上池,宋高宗南渡,曾饮泉于此,筑亭上池和下池之上,名“二泉亭”,题额“源头活水”。亭中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天下第二泉”石碑。下池最大,为长方形,凿于北宋明道年间(1032——1033年),池长7米,宽10米,深3米多,紧倚漪澜堂。池壁有明弘治(1488——1505年)初年精工雕刻的石螭首,形制古朴。泉水经漪澜堂下面的暗渠通螭口,流入方池。池前有“观音立鳌鱼”太湖石迭石一组,右有龙女石,左有善才童子石。方池北墙上有清雍正时吏部员外郎、书法家王澍所题“天下第二泉”大字题刻。上、中池和下池之间的漪澜堂,始建于宋代,形制如亭、翘角飞檐,四面回廊,门窗雕刻精细。乾隆曾在此设御座品茶。现建筑木构敞轩、3间7楹、歇山顶,四面环廊,建于清同治(1862——1874年)年间。二泉亭上的景徽堂,原为陆子祠,祀“茶神”陆羽。
〔古诗文赏析〕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宋·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
该诗作于宋熙宁七年(1074年),时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因宦游而途经无锡。这次去无锡,主要是看望他的老朋友钱安道弟弟钱颖,钱颖,字—弟,又称钱道人,长期隐居于惠山,号惠山山人。钱道人用二泉水烹小龙团茶叶盛情款待苏轼。事后,苏轼又乘兴登上了惠山主峰,远眺太湖的湖光山色。写下了这首脍灸人口的名篇。首句“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作者21岁随父苏洵、弟苏辙离开故乡四川眉山赴东京(今开封)参加礼部秋试,次年中进士,旋因母程夫人病故,回蜀奔丧,24岁那年与父亲、弟弟三人由眉山登舟,经嘉州、忠州,出三峡,岁暮抵荆州,复由陆路再度赴京师。授官以后,因宦游之故,足迹曾涉及长江沿岸扬州、镇江、苏州、常州、丹阳等地,更兼苏轼深喜游历名山大川,因此,初次来到自南北朝起便负有盛名的无锡惠山,他便发出了上述的感慨。“逢山未免更留连”,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无比热爱,也进一步说明了惠山有其独特的迷人之处,否则不会引起作者如此流连的。
颔联述写拜谒老友钱道人,两人用二泉水烹小龙团茶相互品茗的情景:“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小龙团,茶名,产于福建建州,茶成圆饼状,上刻龙形图纹,是宋仁宗时的贡茶。据叶梦德《石林燕语》卷八:“建州岁贡大龙团茶各二斤,以八饼为斤。仁宗时,蔡君谟(襄)知建州,始别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十斤以献。”“自小龙团出,而龙风遂为次矣”。“独携”,显然是苏轼从外地带来的,因其罕见,故作此语,“天上”,“此物只应天上有”,愈见小龙团的珍贵。据《江邻几杂志》载:“苏子瞻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由此可见,苏东坡还是一位品茶专家,他从老远的地方,专门携来名茶小龙团,又专门用第二泉烹煎,除说明二泉水的名气大以外,还反映了苏轼与钱首的友情之深。
颈联用十分凝炼的笔法,高度概括了惠山“深秀苍老、九峰高峙”的胜慨以及太湖“五湖环映、烟波浩渺”的美景:“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惠山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誉,古代即筑有登山石路,南朝南平王刘烁同隐居在这里的湛挺登山游览,留下了“此丘蕴灵诡,凭览趣亦瞻”的诗铭,从此便形成了游惠山的习俗。“九龙脊”,惠山北望,状如九条游龙,登上九龙脊,也就是隐指登上了惠山的最高峰——三茅峰。这里是远眺太湖的胜处。附近有明人刻石“三吴第一山”。由于苏轼在此诗中高度地概括了惠山的特色:名泉、名山、名湖,因此后人将此诗的颔联、颈联分别镌刻在三茅峰顶的石壁,既表达了后学对此诗的推崇,也表达了后学对一代文豪的缅怀之情,至今刻石仍在。由此一斑,也可看出苏轼此诗的影响之大。
结句“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中,苏轼巧妙地借用了典故,进一步高度赞美了惠山山深景幽,令人领略不尽的美景。孙登字子和,晋朝共县(今河南辉县)人,颇有才学,洞晓世事,因不满朝政,归隐在汲郡北山土窟。当时名士嵇康曾慕名随他游学三年,所问总无所答,只是临别时,才关照他要注意洞晓世事,以免遭受不测之祸,后果如其言。之后,阮籍闻其名,曾去拜访他,问而不答,唯有笑声。阮籍只得辞别,行至半岭,忽闻松风啸声如凤凰。寻常典故,信手拈来,但运用得却如此自然贴切,丝毫没有牵强附会之嫌,由此亦可见苏轼在用典方面的功力之深。
通篇以叙事入笔,先写平生喜爱游山、继写对惠山之恋,烹茶饮泉,复定登临惠山绝顶眺望太湖的壮丽景色。全诗以登惠山的活动作为纵线,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叙事绘景,挥洒自如,犹如“万斛泉眼,不择而出”,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由于诗人是怀着满腔激情去讴歌的,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袁晓国)
〔现代散文〕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茶是我们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惟茶是尚。茶字,形近于茶,声近于槚,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未?”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渴茶自己斟。我们有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和宋瓷不能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厚重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这种碗打破了不值几文钱,脑勺子上也不至于挨马掌。银托白瓷小盖碗是祖父母专用的,我们看着并不羡慕。看那小小的一盏,两口就喝光,泡两三回就得换茶叶;多麻烦。如今盖碗很少见了,除非是到故宫博物院拜会蒋院长,他那大客厅里总是会端出盖碗茶敬客。再不就是在电视剧中.也常看见有盖碗茶,可是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副狼狈相,令人发噱,因为,他不知道喝盖碗茶应该是怎样的喝法。他平素自己喝茶大概一直是用玻璃杯、保温杯之类。如今,我们此地见到的盖碗,多半是近年来本地制造的“万寿无疆”的那种样式,瓷厚了一些; 日本制的盖碗;样式微有不同,总觉得有些怪怪的。近有人回大陆,顺便探视我的旧居,带来我30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盖碗,原是十二套,只剩此一套了,碗沿还有一磕损,睹此旧物,勾起往日的心情,不禁黯然。盖碗究间是最好的茶具。
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场。有友来自徽州,同学清华,徽州产茶胜地,但是他看到我用一撮茶叶放在壶里沏茶,表示惊讶,因为他只知道茶叶是烘干打包捆载上船沿江运至沪杭求售,剩下来的茶梗才是家人饮用之物。恰如北人所谓“卖席的睡凉炕”。我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多次到大栅栏东鸿记或西鸿记去买茶叶,在柜台前面一站,徒弟搬来凳子让坐,看伙计称茶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伙计可以媲美。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临卖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花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于是茶店里经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父执有名玉贵者,旗人,精于饮馔,居恒以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吾家效而行之,不无称善。茶以人名,乃径呼此茶为“玉贵”,私家秘传,外人无由得知。
其实,清茶最为风雅。抗战前造访知堂老人于苦茶庵,主客相对总是有清茶一盂,淡淡的、涩涩的、绿绿的。我曾屡侍先君游西子湖,从不忘记品尝当地的龙井,不需要攀登南高峰风篁岭,近处平湖秋月就有上好的龙井茶,开水现冲,风味绝佳。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正是“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骆成骧联)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的气息扑鼻。其中西瓜茶一种,真有西瓜风味。我曾过洞庭,舟泊岳阳楼下,购得君山茶一盒。沸水沏之,每片茶叶均如针状直立漂浮,良久始舒展下沉,味品清香不俗。
初来台湾,粗茶淡饭,颇想倾阮囊之所有在饮茶一端偶作豪华之享受。一日过某茶店,索上好龙井,店主将我上下打量,取八元一斤之茶叶以应,余示不满,乃更以十二元者奉上,余仍不满,店主勃然色变,厉声曰:“买东西,看货色,不能专以价钱定上下。提高价格,自欺欺人耳!先生奈何不察?”我爱其戆直。现在此茶店门庭若市,已成为业中之翘楚。此后我饮茶,但论品味,不问价钱。
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工夫茶。《潮嘉风月记》说工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继而细呷之,气味芒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我没嚼过梅花,不过我旅居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第次聚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有如玩具。更有娈婉卯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工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了之后还携带几匣回家。不知是否故弄玄虚,谓炉火与茶具相距以七步为度,沸水之温度方合标准。与小盅而饮之,若饮罢径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猛嗅两下。这茶最有解酒之工,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是越喝越渴,欲罢不能。喝工夫茶,要有工夫,细呷细品,要有设备,要人服侍,如今乱糟糟的社会里谁有那么多的工夫?红泥小火炉哪里去找?伺候茶汤的人更无论矣。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留秋,人喜之。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亨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四川的沱茶亦不恶,惟一般茶馆应市者非上品。台湾的乌龙,名震中外,大量生产,佳者不易得。处处标榜冻顶,事实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冻顶?
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提起喝茶的艺术,现在好像谈不到了,不提也罢。
(梁实秋)
〔民间文学〕 相传,唐朝的时候,无锡一个新到任的县官老爷拍皇帝马屁,下令说:“当今皇帝是真龙天子,龙泉泉水要供天子吃用。从今后,黎民百姓不得动用龙泉水,谁敢违反,就要充军、坐牢。”
第二天,县官老爷就限令龙山脚下的老百F姓在七天内运送三十船龙泉水到京都,违者杀头。
龙山脚下的穷苦人,原来都靠这龙泉吃用,现在不但不能用,还要运送到京都,大家都怨死恨死了。可是,豺狼当道,百姓有啥办法呢?只得扛的扛,挑的挑,装了满满三十船贴上“一泉”标记的龙泉水,白日黑夜、冒风冒雨地送到了京都。
龙山脚一带的老百姓运送泉水,吃尽千辛万苦。而县官老爷却立了大功,升上去做府台大人了。大家都以为,苦头总算吃尽了,县官老爷一滚蛋,泉水可以自用了。谁知道,新任的县官听说前任是靠送泉水升上去的,所以一上任,就马上到龙山去兜了一圈,一看果然是好泉水,回来立即下令:皇上饮用之水,黎民百姓不得动用。并限期五天内把泉水送到京都,献给皇上,违者杀头。第二任县老爷也因拍了皇帝的马屁,运送泉水立了大功,又升上去做巡抚大人了。而第三任县官老爷和前二任一个样,他一到任,立即下了和前两任一样的令,向皇帝呈上一样的奏本,只是限期更短了,只有三天!
大家对此忍无可忍,便说:“我们和他们拼吧,累死饿死,不如拼死!”可是,村里的惠老头却站起来反对说:“不,皇帝要的么,我们还得送一趟。我自有道理。”接着,老头和大家咬着耳朵,咕噜了一番,大家都晓得这老头是个土诸葛,就信服地点点头。
龙山脚下的老百姓,扛的扛,挑的挑,又装了满满的三十船贴上“ 一泉”标记的龙泉水,向京都出发了。
再说,京城里皇帝看了奏本,龙心大悦,他想:年年送龙泉,连吃变神仙,县官真忠心,应该加官。可是,一查期限,已超过二天,泉水还没送到,那还了得!顿时龙颜大怒,传下圣旨说:“运泉民犯,超过期限,欺君之罪,满门抄斩。”
圣旨一下,送泉水百姓中有一人哈哈大笑,是惠老头。
“犯欺君之罪的是县官老爷。龙泉水是‘二泉’,二泉之名来于‘泉中泉’,这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不信可查问。”惠老头咳声嗽,继续说,“我们两天前就赶到京都,因为明明‘二泉’水,标记上却写上‘一泉’,因此,小民们不敢欺骗皇上,不敢送进宫来。”
皇帝一听,觉得奇怪,问旁边的宰相:“龙泉水到底是一泉,还是二泉?”宰相摇摇头,说:“不清楚。”皇帝眉头一皱,心想:本来要到江南一游,不如顺路去看看,回来再杀不迟,落得百姓要感激我皇恩浩荡。于是第二天,皇帝就到无锡龙山脚下,只听得满街喊叫声:“二泉名茶阿要?”只见山坡上摆满挂着“二泉名茶”招牌的茶摊。皇帝一看,心中又“别特”一跳,为了装得大贤大德,他硬着头皮下令把惠老头和乡亲们都放了出来,把无锡的原三任县官老爷都削职为民。其实,“二泉”的名字是惠老头新起的。“二泉名茶”是按惠老头的交待最近赶制出来的。从此后,“二泉名茶”和“天下第二泉”便名震天下,为了纪念惠老头的聪明勇敢,大家并把龙山改为惠山。
(朱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