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池州·陶公祠·双塔》诗词散文赏析

《池州·陶公祠·双塔》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东至县东流镇南牛头山上。又名陶靖节祠、菊江亭,东流镇晋为彭泽属地,相传晋彭泽县令,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爱东流山水,常于此留宿种菊,饮酒赋诗,后人仰其高风亮节,或寄情怀,或借以教化于民,故名其地曰菊邑。江曰菊江,继又建祠,立主以祀。陶公祠始建年代无考,明弘治三年(1490年)重建,万历元年(1573年)复建,清顺治二年(1646年)移建于秀峰塔前之今址。陶公祠占地366平方米,祠3间。青砖小瓦,平房建筑。正厅内挂有陶公画像。“松菊犹存”匾额高悬;两侧厢房陈列有关陶公的史籍、图片。祠前四周仿古花墙,庭院中央鹅卵石道直通院门,院门首嵌“陶公祠”石额,左右植五柳、松竹、白墙黑瓦,翠竹掩映,幽静清新。1981年9月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塔是指东流镇境内的天然塔和秀峰塔。天然塔。位于东流镇北回龙山,因山“培楼卑伏,形象短焉”而建,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三月,三 载而成。塔高36.7米,周长22米。五层六方,砖木结构,每层开门六扇,旁设门梯,拾级可登至塔顶。此塔上有金属封顶,下有贞石奠基。飞檐画栋,格局工整,雄伟壮美。登塔俯瞰,清风徐来,大江东去,渔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又逢邑人李荫余中举,大家认为是“天然趣事”,便命名为“天然塔”。秀峰塔,位于东流镇南牛头山上,与陶公祠相邻。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其规模结构同天然塔同如出一辙。所不同者,仅在塔顶装饰,天然塔以佛刹相轮饰顶,秀峰塔顶则饰以斗笔,“有彩笔千宵气象”之意。冠名“秀峰塔”。

〔古诗文赏析〕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掘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洋溢着诗人在农村劳动时欢快心情,开门见山,把“俗”与“性”对立起来,陈述自己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致,而本性却独在自然。认为原来官场生活,象是“尘网”,现在脱却“尘网”归来,象是“羁鸟”飞到“旧林”,“池鱼”游回故渊,过上了清闲自在的生活,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诗里对江南乡村景色的描写极富情趣,那方宅、茅屋、榆柳、桃李、远村、墟烟,都历历可数,依依在目;那犬吠、鸡鸣,都隐隐可闻,声声在耳。优美宁静,令人神往。作者把当时不好言明的社会政治语言,用形象的比喻说得十分具体。与世俗对立却又为本性所爱的田园,处处、事事都是真实、自然的,没有令人憎恶的那种投机取巧、错综复杂、明争暗斗、污蔑陷害,当诗人从那个尘网中挣脱出来以后,真是如鸟归林,痛快之极。

陶诗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代民歌的白描手法。他擅长用朴素无华的笔调,写出现实生活的内心情态。由于遣辞命意中,不事藻绘,所以诗文风格都显得挥洒自如,朴实无华,韵味隽永,平淡自然中蕴含着无限的真和美。《归园田居》是这种艺术风格的代表作。

诗从第九句开始写自家的园田所居,对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都是墨线勾勒,不着颜色,但清晰的形象却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景境氛围中住着一位从尘网中逃归的贤士,真可谓是情境相宜神象相通。这个与世俗完全对立的境界,从远处看的视的觉印象,从近处听的听觉动静,也都是异常的恬淡自然,清静安谧。“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情境,没有身临其境内心很难感受出,更不用说以这种淡远的笔调去抒写了。这首诗,诗人所描绘对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态是完全统一的。

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静远的本质,正是园田居里找到了表现正确的对象,而诗文中的抒情言志,也只有借助于对这种现象的、感性对象的生动描绘,才能把具有特殊状态的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本质展现出来。

(杜根源)



〔现代散文〕 江南的春天美,秋天的江南更美。高远的苍穹,空明澄碧,几缕轻纱似的薄云,在阵阵秋风欢送下缓缓飘动。明丽的秋阳,照耀着风景优美的江南古镇——东流。

车过大渡口,便进入通往陶公祠的林荫大道。昔日通往陶公祠的崎岖的羊肠小道,已拓成宽阔的柏油马路,一辆辆旅游车接踵而至。当年荒凉冷落的古祠,而今变成了游览胜地。

下车后极目四顾。秋天的东流古镇,杨柳堆烟。雾锁长江。高大的建筑鳞次栉比。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东流老街横跨古镇东西,显得宁静庄重。江畔南丘上座落的陶公祠,在绿树掩映下,时隐时现,不失海市蜃楼之美。

我快步登上通往陶公祠的石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陶公祠”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步入庭院,松柏挺立,柳树婆娑、院内菊花,竞相开放,香气扑鼻。白的、黄的、绿的、紫的、墨菊、黄菊、龙爪菊姿态各异,生意盎然。尤其是黄菊,那层层叠叠,如丝如缕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向远道的游人投来盈盈笑意。二百平方米的庭院东西各置石桌、石凳一副,以供游人赏菊吟诗之用。沿着花间一条50米长的鹅卵石小径直通祠堂,祠堂青砖红木结构,雕梁画栋,朱漆刷壁,门似花瓶,窗状菊瓣。正厅青砖铺地,设条案、月亮桌各一张,太师椅两把,均由红木所制。抬头上望,中堂挂有陶公半身画像,头戴绵巾,身着湛蓝的锦袍,神情庄端,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很有清雅脱俗之气。画像两边挂有“平淡清远诗薰中处,高洁静穆志宗古今”的对联,画像上方悬有“松菊犹存”4个篆书大字的扁额。缅怀五柳公尊容,感怀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志,不禁哦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诗句。

祠前植柳五株,以象征“五柳先生”。祠临平湖,波光粼粼。历代文人学士多咏菊尊陶,明朝兵部尚书于谦有“仗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诗句。新安学者程敏政有“陶家庄子未全荒,篱下西风一径霜,红紫相看零落尽,寒花只作旧时黄”诗。198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兴未减,登上陶祠旁的秀峰古塔,东流风光尽收底眼:学湖、菜籽湖碧光粼粼,雪湖、七里湖烟波浩渺,千顷良田,稻穗金黄,大江东去,渔帆点点,真有“一塔天然俯碧流,登临四面景全收,秋光到处皆成画,茅屋人家隔水洲”的韵味。

(晓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