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阴铿
洞庭春溜满, 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 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 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 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 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 一苇讵能航?
古来描写洞庭湖的诗歌、辞赋、散文、词曲多不胜数。这个浩瀚无际、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引起了多少文士的诗情和感慨!许多成功之作都是作者选取了各自的角度描写洞庭湖博大浩渺的景象,抒写出自己独特的情志。比起唐宋许多大家的名篇,陈代阴铿的《渡青草湖》应该说是一篇较早的描绘洞庭湖的佳作。
阴铿的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春和景明的日子渡湖所见的壮阔无际的美景和心中的感叹。诗的中心是一个“渡”字,全篇就围绕这一个“渡”字逐层铺写。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是第一部分,总写渡湖。洞庭、青草,二湖相连,可以互称,称洞庭也即称青草。现在正是江河春水旺盛、注满于湖的时候。“满”字和“平”字,写出了湖水浩荡的气象。船帆饱孕和风向对岸行驶。诗人平和、愉快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中间的八句是此诗的第二部分,写湖上所见的景色,又分成虚写与实写两个层次。“沅水桃花色”四句是虚写,运用想象把洞庭湖的气势向南北东西四面扩张。湖之南,有湘、资、沅、澧四水北流入湖。诗人首先想到沅水,想象沅水两岸桃花怒放,映红了沅江的水面,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更如红雨撒向春江,使沅江的水流也泛出如霞似锦的桃花色。此句暗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相传桃花源就在沅江下游。沅江的水流入洞庭湖,湖水也染上了桃红之色。诗人又想到湘江,那是一个流传着美丽神话的地方,屈原的作品也和湘江有不解之缘,《湘君》中有“采芳洲兮杜若”的句子,《湘夫人》中有“搴汀洲兮杜若”的句子。湘江两岸,香草丛生,阳春三月,香气馥郁,杜若的香气可能也随着湘江的流水注入洞庭了吧!这两句从南北的联系描写洞庭青草的美丽,沅湘的色香使洞庭湖平添一派妩媚之美。“穴去茅山近”二句又把想象向东西两面伸展:往东去,穴去茅山近。古代地理典籍说,洞庭湖君山下有穴道,湖水在地下与太湖中的包山相通。但阴铿活用书典,不说“穴去包山近”,而说与茅山相通,是因为今江苏句容县东南之茅山,相传西汉时曾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因称三茅山,简称茅山。阴铿对道教的名山心向往之,因而以茅山代替包山。两山都在洞庭湖之东,是可以说得通的。“江连巫峡长”,则把目光推及到长江上游的巫峡,不由得令人想起巫山神女的美丽传说。这两句诗既写出洞庭水的源远流长,又使洞庭湖蒙上一层神与仙的迷离惝恍的奇异色彩。四句虚写极大地丰富了洞庭湖风光的内容,使它更美丽神奇。
“带天澄迥碧”四句转向实写,从视觉感受写洞庭湖的浩淼无际。遥望远方,一线长天如带,湖水澄澈,愈远愈碧,绿水与长天相连。“映日动浮光”更写出了湖面水波粼粼,水面反射阳光如水银动荡的景象。为了表现洞庭之大,诗人又用衬托手法描写了几个特写镜头:“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远处的船虽在行驶,似乎停留在远方的树顶上久久不动,飞鸟越湖,中途要在高高的船桅上歇息,才免于坠溺。一叶小舟,几只飞鸟,在无边无际的洞庭湖里活动,显得十分渺小,由此反衬出洞庭湖的浩瀚广大。
此诗的最后两句是第三部分,写诗人强烈的赞叹。诗人渡湖的全部感受凝结为一句话:洞庭湖实在是大!但不是正面说出,而是以反诘句表达:“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诗经·卫风·河广》说:“谁谓河(黄河)广,一苇杭(航)之。”此处反用其意,说湖水滔滔,靠一束芦苇怎能渡得过去呢?一语收住全篇,十分精当地总结了全诗所写的渡青草湖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