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诗词《空城计》原文|译文|赏析
瑶琴三尺胜雄师①,诸葛西城退敌时②。
十五万人回马处③,土人指点到今疑。
【释词】
①瑶琴:饰玉的琴,也泛指古琴。江淹《休上人怨别》:“宝书为君掩,瑶琴讵能开。”
②西城:古县名,即西县。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
③土人:土著人。到今疑:诸葛亮“空城计”是虚构的故事。故本地人对此掌故说法颇为疑惑
【赏析】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诸葛亮出师北伐,兵出祁山,以破竹之势,破西凉、羌人之兵,活捉夏侯楙,降收姜维,连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在蜀军威震关中之际,形势急转直下,整个战局从胜利的巅峰跌向了倾斜的谷底。诸葛亮在形势突变的境遇下,临危不惧,以超人的智慧、镇定自若的风度和杰出的军事才能,指挥蜀军走出败局的低谷,平安退军。“空城计”这段情节是分三个层次展现的,首先,魏主曹睿为了抗蜀的需要,不得不重新起用了司马懿,令其率诸路兵马赴长安会合。此时,司马懿忽然得知孟达策划谋反的消息。孟达叛变对诸葛亮来说,是在整个战局上实现分兵伐魏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假若诸葛亮与之内外相呼应,诸葛亮进击关中,孟达直捣洛阳,魏国的形势就非常险恶了。司马懿立刻意识到这是关乎全局的大事,当机立断,先平孟达,后赴长安会合。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威胁魏国的孟达谋反,把诸葛亮准备好的内外夹攻的一支重要力量铲除了。曹睿对司马懿的举措很赞赏,“今达造反,非卿等制之,两京休矣!”这一着棋很厉害,从战略上制约了诸葛亮向前推进的步伐。可见,司马懿是魏国惟一能与诸葛亮相抗衡的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很快司马懿又投下了震动全局的另一个棋子,出奇兵,夺街亭。企图卡住汉中咽喉之地,不仅使诸葛亮夺得的陇西一带不能安守,而且退军之时也会受到阻击。诸葛亮全局在胸,对司马懿的战略意识看得很清楚。他及时调整兵力,针锋相对,连连派出三路人马,一是派主动请战的马谡守街亭,又以平生谨慎的王平辅之;二是派高翔屯兵于街亭之左;三是派魏延引兵于街亭之右。两军统帅不谋而合地把兵力都掷于街亭,司马懿进兵有方,诸葛亮部署得当,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究竟鹿死谁手,将会使战局发生根本的转折。偏偏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大惊。整个战局已发生重大倾斜,蜀军此时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击之力。诸葛亮在无可挽回的局势下,为保存实力,只好安排退军。令关兴、张苞各引三千兵投武功山小路埋伏;张翼引军修理剑阁;姜维、马岱率军断后。就连身边的五千兵,还分出一半去搬运粮草,仅剩下一般文官和二千五百兵士留在西城。
司马懿率十五万精兵望西进发,已兵临城下。“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小说情节层层推进,以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把诸葛亮推向矛盾冲突的顶端,使其心理上承受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要打,打不得;要守,又守不住。似乎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众皆失色”,人心惶惶。而一位杰出的统帅心理素质的超人之处,便是在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扭败局于危安。诸葛亮从容不迫,传令“‘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抛出平生不曾弄险的一着“险棋”——空城计。
面对诸葛亮神态安详地端坐城楼,焚香操琴,魏军大惑不解。前哨人马“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司马懿”。司马懿“看毕大疑”,便下令军队“望北山路而退”。其子司马昭则认为:“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不同的三种心态却有一个相同点:疑惑。但前哨疑而不进,司马懿疑而退军,都是对诸葛亮使用的计谋看不透,望而生疑,疑而畏之。只有司马昭是对诸葛亮“空城计”本身产生了怀疑。倘若当时主帅易位,司马昭指挥魏军,那么诸葛亮玩弄的这一手岂不成了被束手就擒的举动。可见诸葛亮的“空城计”是针对司马懿而设的。他深知司马懿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当众官“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
诸葛亮可谓“知己知彼”,司马懿并非不“知己知彼”,他也深知诸葛亮用兵之法,尤其是其平素谨慎,必不弄险的性格。这种看法,早在出征前,小说就埋下了伏笔。司马懿曾对张郃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因而,当他一看到诸葛亮空城抚琴,便认定此中有诈,对司马昭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小说还有几笔点染了他这一心理过程,开始听到前哨报告,司马懿“笑而不信”,一个“笑”字流露出他的自信,他不相信诸葛亮会“弄险”。乃至亲自看到眼前的事实,又使他生出疑惑,但依据“不曾弄险”的逻辑,推论出“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对诸葛亮这一深刻的看法,已形成了一种定势思维,致使他做出错误的判断,失掉了战机。
影响司马懿的判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他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的深层心态。司马懿是曹魏三朝元老,曹操在世之时,对他并不信任。后因拥戴曹丕有功,才被曹丕重用,这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曹丕临终时托付大将军曹真、陈群和司马懿共同辅佐赞襄。司马懿以显赫的身份进入曹魏政权的最高决策圈。没料到曹睿当政之初,中了马谡的离间计,司马懿一度遭贬,被削职回乡。虽然这次重新被起用,而官场上的风云变幻,前番的政治打击,不能不在他心底留下阴影。使本来谨慎多疑的司马懿更加狐疑。即使他当时心里曾闪念过对诸葛亮的“空城计”的怀疑,与其冒险而为之,不如退军,万无一失。即便无功,但也无过。何况这次重新挂帅,克孟达、夺街亭,扭转败局,转危为安,已立下了大功。权衡利弊,他采取了保守的策略。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官场,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总要处处给自己留有后路。只不过这种深层的心态对司马懿的思维和行为的制约,含而不露地隐伏在小说情节的整体描写之中罢了。
诸葛亮“空城计”的高妙,并不完全在虚以却敌,“却说司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忽然山坡后喊杀连天,鼓声震地。懿回顾二子曰:‘吾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只见张苞率兵杀来,“魏兵皆弃甲抛戈而走。行不到一程,山谷中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又见关兴带兵杀到。“山谷应声,不知蜀兵多少;更兼魏军心疑,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去。”“司马懿见山谷中皆有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这退兵部署之实,与空城之虚,相得益彰,实实虚虚,真真假假,使得司马懿不仅不敢复向西城杀去,而且一路被蜀兵声东击西弄得狼狈不堪。小说家把诸葛亮善于用兵,料敌如神刻画得虽淋漓尽致,但还不尽意,又在“蜀兵尽回汉中”以后,补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小镜头:“懿引一军复到西城,因问遗下居民乃山僻隐者,皆言孔明止有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又无武将,只有几个文官,别无埋伏。武功山小民告曰:‘关兴、张苞,只各有三千军,转山呐喊,鼓噪惊追,又无别军,并不敢厮杀。’懿悔之不及,仰天叹曰:‘吾不如孔明也!’”这位自叹不如诸葛亮的司马懿,却是一位素被诸葛亮极为重视的魏军统帅。当诸葛亮听到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提有重兵,曾大惊:“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虑:司马懿深有谋略,今督雍、凉之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当司马懿被削职回乡的消息传来,诸葛亮闻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今既中计遭贬,吾有何忧?”从诸葛亮的一惊一喜,折射出司马懿不凡的将才和超群的谋略。而正是这样一位几与诸葛亮相匹敌的统帅,最后发出“吾不如孔明”的哀叹,更有力地烘托出诸葛亮的智谋盖世。
“空城计”是虚构的故事。但它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戏剧《失空斩》是有名的传统剧目,因此小诗说:“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