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绝句》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演出了悲壮的告别。他从二十四岁同精兵八千人起事,纵横天下,继秦王朝后一度掌握政权。七八年间,身经七十余战,几乎没有败北过,他作为人杰的短暂一生,最后一幕是在乌江岸边,当地亭长撑船相待,劝告从垓下突围兵败的项羽东渡乌江,以期重整旗鼓,项羽说,当年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没有一人生还,有什么面目重见江东父老;终于不肯渡江,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虽死,人格精神震慑人心。

李清照对项羽的生与死无疑都持肯定评价。而诗人的情思则围绕着项羽不肯过江的悲剧场面回旋。她想了些什么?并没有说,留给读者思索。

李清照在宋建炎二年(1128),从陷于北方游牧民族金人之手的青州,逃到丈夫所在也是南渡后朝廷所在的建康(今南京)。那时,徽钦二帝已被金人掳去经年。李清照写了“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这样无限感慨的诗句。想到被虏的两宫或许正在风萧萧的易水边,而国事处处与八百年前南渡的晋代相似,只是缺少象当时王导(276—339)那样总揽朝政的重臣,刘琨(270?—318)那样“闻鸡起舞”、整顿军政的将领。

而赵构即帝位以后,不图恢复中原,却在金人的军事政治压力下,一味避其锋芒,建炎三年(1129)闰八月,离开建康向东南一带辗转南逃,最后迁都临安(今杭州)。李清照其时丈夫逝世不久,迫于时势,也随之往越东(今浙江省)沿海一带避难,奔波了七八个月,又一次切身体验了国破家亡之痛。

同李清照留传不多的其他诗作相印证,《绝句》一诗多半是在这次痛苦的经历之后才作的。

金兵在后,四面楚歌,也许正是这一处境使诗人想到项羽的英雄末路。

对于项羽之不肯过江东,历代众说纷纭。唐代诗人杜牧(803—852)就说过:“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倘说项羽之事已难悬拟,宋代朝廷却是一迁再迁,丧气失态,拱手求和,对金人“币厚辞盖卑”;此日江东纵有才俊,但北伐已近无望。在欲说还休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诗后隐有敏感而又无可奈何的女诗人的多少悲愤!

项羽之不肯渡江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偏安一隅的赵构和朝臣们,厚颜无耻,妥协投降,不惜牺牲土地玉帛,置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与项羽的自觉有愧于心,相去何可以道里计!再据《史记》,项羽最后把战马赠乌江亭长,下马步行,在白刃战中杀敌数百,自己身上受伤十多处,才自刎而亡。青史上项羽一死以谢江东父老,其捐躯的壮烈,更反衬出眼前君臣们贪生怕死、只求苟全的渺小萎葸!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怀古的幽情,戛然而止,顿化为对委曲求和的赵构之流的鞭挞。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是对项羽的论定,岂不更是诗人的自誓和对后人的惕励么?

通观全诗二十个字,不正是无权又无力的诗人目睹土地日蹙、国运式微的颓局,满怀国愁家恨,远眺滚滚江流,在项羽的身影下发出的一声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