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李演·贺新郎》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李演·贺新郎》李 演

李 演

多景楼落成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又婉娩、一番春意。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闲热我,醉时耳。绿芜冷叶瓜州市。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关归未。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歌哽咽,事如水。

注释 ①多景楼: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宋郡守陈天麟在唐临江亭故地修建,为镇江名胜。②淮峰:淮河一带的山峰。③绮:有花纹的丝织品。④婉娩:指天气温和。⑤缪(liáo):通“缭”,缠绕不休。⑥绿芜:杂草丛生的地方。瓜州:为沿江重镇,又称瓜洲。本为长江中沙洲,状如瓜字。⑦新亭泪:《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北固烟柳图 【清】 张风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江苏省镇江市的北固山与多景楼,注定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一道风景。在这里,苏轼曾写下“云涌楼台出天上,风摇钟磐落人间”的对联,辛弃疾写下了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而李演则留下了这首《贺新郎》。

周密《浩然斋雅谈》记载了这首词的故事:“淳祐间,丹阳太守重修多景楼,高宴落成,一时席上皆湖海名流。酒馀,主人命妓持红笺征诸客词,秋堂李演广翁词先成,众人惊赏,为之搁笔。”

显然,这是一首为李演带来盛名的作品。恰如王勃在滕王阁上写作《滕王阁序》时,那一挥而就的妙笔生花。然而,初唐的王勃是年少气盛,行文纵放豪逸;此时的南宋却是国事日危,所以忧心忡忡的李演并没有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美丽工整的句子,他更像登上幽州台的陈子昂,满腔的忧愤失落、抱负感慨无处可言,于是一并迸出,吼成了这首《贺新郎》。

“笛叫东风起”,起笔跌宕,出人意料。以极有力量的发端振起全篇。“叫”字极口语化,“东风起”,挟裹了一股极强的气势扑面而来。以下便分两方面说:眼前是歌舞升平,美酒满樽,“杨花小扇,燕毛初紫”,轻盈的笔触描摹出宴席中落在樽前的杨花,飞舞过的乳燕,莺歌燕舞,春意融融。而远方则是“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以“小扇”对比“万点”,以“杨花”对比“孤峰”,以“初紫”对比“似绮”,上句的轻盈曼丽被此句的苍茫辽阔所取代。淮峰,特指淮水边的山峰。南宋时淮河一带是宋金边界,至淳祐年间,蒙古军队的战火已燃烧至离淮河不远的扬州。词意表面上说正在吹响的孤单号角与淮水边目睹战事的万点山峰,惊得如绮的斜阳也坠落下去。然而触目惊心的“惊”字却显然隐含着时事的含义。“又婉娩、一番春意。”再度将眼光拉回至眼前,多景楼上是天气温和,春意融融。然而与这缭绕的歌舞格格不入的,是“愁自猛”的内心。“猛”字与众不同,与首句的“叫”字同为极生猛之字,粗旷豪放,又带有疏宕之气。“卷长波、一洗空人世”进一步推动这涌动的气势。然而“闲热我,醉时耳”则又使词作跌入现实的无奈和借酒浇愁的悲凉。上阕中,词作始终在一松一弛的节奏交替中前进,内心的抱负与歌儿舞女的欢颜形成鲜明对比,造成极强的张力。下阕则意转舒缓,径直抒情,于是直面现实、国事日非的悲凉无奈,弥漫在词中。

与酒酣耳热相对应的,是“绿芜冷叶”。瓜州是镇江对面的防守重镇,在这蒙古军队步步进逼的危急时刻,原应是重兵守护的瓜州街市,却只有荒凉冷寂的荒草丛生。由景及人,“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这一句隐然含着“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的悲慨。“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直指时事,慷慨陈言。“谁护”的反问,反逼出无人护的现实。“落落”带来的荒凉气息,提醒沉迷歌舞楼台的世人警醒,“墙一角”三字,形象写出东南重镇的防线极弱。遥问玉关未归的征人,也许是渴望如“龙城飞将”般足以率领南宋将士抵御外族进攻的将领。“老矣”句,将悲慨情绪再次跌入凄凉晚景。“佳期”是此时的风和景明,而泪洒新亭的词人,却正如忧国伤时的晋人。面对景物的佳美,唯有唱出“歌哽咽,事如水”的一曲长歌当哭。

南宋乾道年间镇江知府陈天麟在《多景楼记》中写道:“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淳熙年间陈亮在登多景楼时,还满怀信心地写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念奴娇·登多景楼》)然而,到了淳祐年间,同样登上多景楼的李演,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中,不再有慨然恢复的雄心壮志,而是万般无奈地意识到南宋的悲剧结局。于是沉郁悲凉的情感深寓词中,盘旋往复的深愁回荡其中,无怪乎词成后,众人惊赏,为之搁笔。(黄阿莎)

集评 清·陈廷焯:“慷慨发越,终病浅显。”(《白雨斋词话》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