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王沂孙·摸鱼儿》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王沂孙·摸鱼儿》王沂孙

王沂孙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君听取。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残花今已尘土。姑苏台 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注释 ①夜来风雨:唐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匆匆”句:化用辛弃疾《摸鱼儿》词:“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③那:犹“奈”也,无奈。南浦:送别之地。语出战国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④吴中:指江苏吴县及附近地方。⑤“便快折”三句:化用张先《蝶恋花》词:“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⑥“残花”句:化用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⑦姑苏台:在江苏吴县西南。⑧西子:即西施。⑨翠笺:指用来题诗、写信用的精美纸张。

鉴赏 这是碧山词集中难得的一首疏朗明快的小词,构思独特,趣味叠出。词的主题很寻常,不过是“惜春”与“惜别”,但是表达得很不寻常,别致新颖,耐人寻味。

起笔三句写送春。“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这三句和王沂孙另一首词《八六子》用笔相似,“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都是化用辛弃疾《摸鱼儿》的词意:“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都是写暮春风景,惜春情意。“方才”二句,以流畅明白的话语点出此词主旨,即“送春”与“送君”。这自然让人联想起王观的《卜算子》:“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本词添了一个“方”字、一个“那”字,加重了急促的语气,也增添了几分口语中俚俗玩笑的成分。王观词中“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绝妙想象则在本词中得到进一步扩展:词人急急忙忙地叮嘱即将远行的友人,恐怕此时春已经到了吴中一带,你若到那边,“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上阕围绕着春天,展开了一系列活动:送春、追春、系春。相比于王观的词作,本词铺展了“追春”的情节,也增添了“系春”的内容,甚至连如何“系春”的方法,都考虑妥当了——虽然这方法是如此异想天开。

下阕进一步写对春天的苦苦挽留:“春还住。”因为友人已走,所以“休索吟春伴侣”。因为春已远走,故有“残花今已尘土”。这两句都是对自身所感、眼前所见的描写,也与上阕“送君南浦”“洗芳林、夜来风雨”相呼应。笔触跳跃,忽然又转到对友人的遥想:在湖边折柳的友人,是否所见是“姑苏台下烟波远”呢? 词人甚至生出了“西子近来何许”的问候,憨痴可笑。“能唤否”,再度流露出惜春情深,实际也是对上阕“系春”方法是否可行的疑问。这疑问不需要回答,他原本便在自问自答,因他又杞人忧天地想出另一种糟糕的情况:“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上阕中尚有“千条翠柳”可以“系春”,他只需提醒友人“快折”,此时却已是残春,连“系春”的柳枝都找不到。

如何是好呢?灵光一现,他想出了更妙的方法:“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奇思怪想,活泼俏皮。作者用这一个巧妙的办法,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惜春”,请友人帮他把春日的花、柳寄来,将春寄来;二是“惜别”,因为春天得请友人“写入翠笺”中寄来,所以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对方写信给自己的意思。

词至此,戛然而止,却有无尽韵味回旋。词人为之,恐怕是兴之所至;读者读之,不禁会心一笑。他巧妙地绾合了“惜春”与“惜别”双重含义,用词风趣轻快,幻想奇妙天真。清陈廷焯评论道:“碧山‘洗芳林、夜来风雨’一阕,《花外集》中,惟此篇最疏快。风骨稍低,情词却妙。”(《白雨斋词话》)(黄阿莎)

集评 清·许昂霄:“笔路与想路俱极尖巧,尤妙在无一点俗气,否则便类市井小儿声口矣。”(《词综偶评》)

清·李佳:“余谓词,最宜清空,一气转折,方足陶冶性灵。碧山《花外集·摸鱼儿》云:‘洗芳林、夜来风雨……’不须雕琢自佳。蒙每学词,必以此旨为式。”(《左庵词话》卷上)

雨余柳色图 【明】 弘仁 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