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李彭老·一萼红》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李彭老·一萼红》李彭老

李彭老

寄弁阳翁

过蔷薇。正风暄云淡,春去未多时。古岸停桡,单衣试酒,满眼芳草斜晖。故人老、经年赋别,灯晕里、相对夜何其。泛剡清愁,买花芳事,一卷新诗。流水孤帆渐远,想家山猿鹤,喜见重归。北阜寻幽,青津问钓,多情杨柳依依。最难忘、吟边旧雨(11),数菖蒲(12)、花老是来期。几夕相思梦蝶(13),飞绕蘋溪(14)

注释 ①弁阳翁:周密自号弁阳翁,与李彭老、李莱老交谊甚深。②暄(xuān):温暖。③古岸:年代久远的河岸。桡(náo):原指船桨,此处借指船。④单衣试酒:语出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试酒:品尝新酿的酒。⑤芳草斜晖:语出欧阳修《采桑子》:“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⑥经年:年复一年。⑦夜何其:夜色如何。《诗经· 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⑧泛剡(shàn):用王徽之(子猷)雪夜访友一事。《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⑨家山:故乡。⑩北阜:北山,指隐士所居处。(11)旧雨:唐杜甫《秋述》:“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言常来的宾客,过去遇雨也来,如今遇雨不来了。后以“旧雨”指老朋友。(12)菖蒲(chāngpǔ):水草名。《吕氏春秋·任地》:“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13)梦蝶:用庄周梦蝶典故。 详见1260页吴文英《思佳客》注释①。(14)蘋溪:岸边长满蘋草的溪流。指周密居处。 周密号蘋洲,词集名《蘋洲渔笛谱》。

夏山图 【宋】 屈鼎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鉴赏 在南宋末年的词坛上,有许多交谊深厚的词人。他们用词作来述说思念,传达问候。这一首《一萼红》,便是其中的一首。弁阳翁,是宋末词人周密的号。李彭老、李莱老两兄弟和周密都是湖州人,相识多年,性情相合,又都工于词作,留下了多首相互唱酬的作品。

词题标明是“寄弁阳翁”,说明这是一首离别之后思念的词作。首句“过蔷薇”,引人忆起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的意境。“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是周邦彦在蔷薇花谢后对春归人老的惆怅。而此刻的李彭老,面对着凋谢了的蔷薇花朵,感觉到夏日初临,熏风拂面而来的暖意。天空中云淡风轻,年代久远的河岸边停泊着无人的小舟,“单衣试酒”这直接从周邦彦《六丑》词作沿用而来的句子,再一次隐约传递出周词中的意境:“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满眼芳草斜晖”为词作笼上一层黄昏时夕阳的寂寥。并未如周词般侧重咏物,词由风景转至写离情:“故人老、经年赋别”,“故人”,便是指周密。“老”字,点出心境的衰飒。春已远,人已老,离别仍在阻隔,只能一年年吟唱着离别的诗词。现实无可奈何,忽然插入一笔回忆,“灯晕里、相对夜何其”。曾经灯火晕黄的夜晚,友人对坐,纵情谈笑,不知夜色如何。回忆的闸门既已打开,往昔的情形便一幕幕浮现眼前:“泛剡清愁”,也许是指周密雪夜乘舟寻访龟溪二隐的雅兴;“买花芳事”,也许是在某个“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的卖花声里,与故人“买桃花、买梅花”(蒋捷《昭君怨》)的芳心雅事。这清愁和芳事都融入在“一卷新诗”中,都吟成一卷流丽钟情的新诗。

下阕以渐渐远去的流水孤帆起笔,引出绵长悠远的思念。周密此时或许已归湖州故居,所以李彭老的遥想中,有“想家山猿鹤,喜见重归”的想象。彼处是欢喜的重逢,此处却是孤单的思念。以下均是一己的抒情:在北山上独自寻觅幽境,在绿水荡漾的渡口孤单地垂钓,多情的是依依的杨柳,难忘的是曾经一同吟诗的故人。数着菖蒲老去的日期,那将是你我约定重逢的日期。 “几夕相思梦蝶,飞绕蘋溪。”歇拍极清雅、细腻,将思念与离愁寄托给梦中的蝴蝶。飞绕在蘋溪的蝴蝶,是词人梦中的化身。 虽是化用庄生梦蝶的典故,却将惘然与思索转换为清愁与思念;虽与“愿逐月华流照君”(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深情相似,但更为蕴藉含蓄。

李彭老今存词不过21首,其中就有8首与周密有关。《古今词话》中载:“王定甫云:‘筼房词秀润酝藉,不失名士风流。’”又载:“仪墨庄云:‘筼房词,夷犹清润,声静气和。’”从这首词看来,李彭老的词作的确有情味深长、清润含蓄的特点。(黄阿莎)

沧溪图 【明】文徵明 故宫博物院藏

链接 宋代用于远洋航行的“客舟”。宋代有一种名为“客舟”的民间客货船,闽浙沿海常造之,用于远洋航行。北宋时,船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两丈五,可载两千斛粟。南宋时,深阔各数十丈,可载千人和大量货物。其状“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航运设备齐全。船底设置水密隔舱。船腹两旁,有捆缚大竹而成的橐,用以增加稳性和测量吃水,载人装物,水线不得过橐。有橹十支,每橹数人摇动。其多者至二十橹,每橹十至二十人。船尾置大小两主舵,又有副舵,配合主舵控制方向,随水深浅分别使用。有樯三四根,由转轴升降,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每桅挂帆三四张,或布或竹。顶有滑轮,用绞车收张帆篷。船上立竿,其顶系鸟羽测定风向。航行时,以指南针及星宿定向。风正则张帆五十幅;稍偏则利用篷,像鸟翼左右开张;风息,利用大樯顶部称为“野狐帆”的十张小帆。停泊时,以绞车落下船首的木爪碇石,碇有正副,所系绳索长五百尺。带有小船,用于救生、捕鱼及其他勤务。有四层舱室,五十至一百间客房。船上还可养猪、种菜、酿酒,种植观赏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