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晏殊·玉楼春》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晏殊·玉楼春》晏 殊

晏 殊

春 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 ①长亭:古代供行人休憩饯别之处。②一寸:指心。千万缕:形容心情紊乱。③天涯地角:指天地尽头。

鉴赏 此词写两情相思、离愁别怨,体现了晏殊“风流蕴藉”的词风。

上阕写别后相思,先从长亭送别的场面写起。“绿杨芳草”,是典型的送别场景,萧萧绿杨,萋萋芳草象征了绵绵离愁。“长亭”指分手之地。此地一别,意味着从此天各一方,相见不易。“年少”句写女主人公洒泪送别时的情景,此句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年少无知不知相思之苦,把离别看得很轻易,语气中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那种深沉的怨悔之情;另一说是“年少”代指思妇所爱恋的情郎,思妇怨恨少年轻别。据宋人赵与时《宾退录》记载,晏幾道曾为其父辩解,说这里的“年少”是“青春年少”之意,以证明其父未尝作妇人语。然而从全篇来看,“年少”即思妇所恋之人,“抛人”写其轻别。“楼头”两句描写情人离去后的相思之苦。春闺独宿,思妇欲向梦中寻觅情人相会,然而五更钟鸣,连这片断的残梦都被惊醒。白昼观花,春花烂漫,欲借赏花排解幽愁,蒙蒙细雨却又飘洒,徒增烦恼心绪。相聚无由,相思难忘。通过这两句的渲染烘托,女主人公的情感得以升华,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楼头”“花底”都是惹人相思之处,“五更钟”“三月雨”又是引人离愁之时,“残梦”和“落花”的意象则曲折地抒发怀人之情,语言工致匀称,显得凄美绮丽。因此,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其“婉转缠绵,深情一往,丽而有则,耐人寻味”。

下阕承“残梦”“离情”倒叙,写思妇的无尽相思,纯用白描,直抒胸臆,不事雕琢。“无情”两句使用了反衬、对比手法,将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致。无情可以摆脱相思的苦楚,而多情却会使相思之情“一寸还成千万缕”,剪不断,理还乱,无法摆脱,所以说“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句有人认为语出五代南唐李煜《蝶恋花》词“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也有人认为语出五代前蜀韦庄《应天长》词“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将无形的情丝拟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形象地说明了思妇对情人的深情密意。“天涯”两句和上句一脉相承,自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中化出,从空间角度写生离之苦,含义深婉,不露雕琢之迹。“天涯地角”之“有穷”反衬托相思之“无尽”,“有穷”和“无尽”对照,说相思病痛之长。词中句句是对情人的怨,语意却极柔婉流利,饱含着无限的爱与思念。

全篇风格清雅含蓄,既不露雕琢的痕迹,也不着浓艳的字眼。词中多用对偶,新巧工整,富有画意情。感情真挚,语调凄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明人李攀龙《草堂诗馀隽》赞其“春景春情,句句逼真,当压倒白玉楼矣”。(李飞跃)

仕女图 【清】 胡锡珪

集评 清·黄苏:“言近旨远者,善言也。‘年少抛人’,凡罗雀之门,枯鱼之泣,皆可作如是观。‘楼头’二语,意致凄然,挈起多情苦来。末二句总见多情之苦耳。妙在意思忠厚,无怨怼口角。”(《蓼园词选》)

唐圭璋:“此首述相思之情。起句点春景。次句言人去。‘楼头’两句,写人去后之境,凄楚不堪,而缀语亦精练无匹。下片,纯用白描,直抒胸臆,作意自后主词‘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来。”(《唐宋词简释》)

链接 词之句法。词的句式构成与乐曲的节奏旋律密切相关。乐句长、节奏缓,词句也相应地长而疏;乐句短、节奏快,词句也相应地短而促。曲调不同,词的句式句法也就不同。唐五代词多配合轻便短小的令曲,故词的句式句法多接近于五、七言近体诗,一般以五、七言句式为主,掺杂三言、四言或六言句式,甚至有通篇用五言、七言或六言句式的齐言体。如《杨柳枝》《竹枝词》《玉楼春》等调,多用七言句式;《生查子》《一片子》诸调,皆用五言句式;而《菩萨蛮》《卜算子》《巫山一段云》各调,则兼用五、七言句式。但是,随着音乐曲调的丰富和词调运用的增多,词的句式句法也就比诗歌更为灵活多变,形成以长短句为主体的形体特征。同时,除一般句式句法外,词体中还出现了不少特殊句式句法,如“领句”“叠句”“拗句”“折腰句”“参差句”等等。南宋张炎《词源》卷下专论“句法”云:“词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功,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这堪称是对宋词句法经验的总结,大抵以平妥精粹、婉转流畅为宗旨。(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